第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2/4頁)

桓奇動容道:“難怪兩位上將軍生前都如許推舉項上將軍了,未將反沒有想過此點,聞之立時出了一身冷汗呢。”

烏果笑道:“吃飯的時間到了。”眾人一陣笑罵。出帳時,項少龍向桓奇道:“你攻下屯留後,立即修築防禦工事,而我們則佯攻分隔趙魏邊境間的長城,再突然退走,教趙人難以追擊。”

桓奇心悅誠服,點頭受教。

當晚入黑時,周良放出鷹王,肯定沒有敵人潛伏的探子後,荊俊那隊由烏家精兵組成的特擊軍首先出發,不片晌四隊人馬先後開出。緩騎而行。

到第三大早上。大軍已潛抵中牟城外四十裏的密林內,在四方設置崗哨。等待黑夜的來臨。

中牟城在地平遠處,城高墻厚,果是堅固的軍事要塞,城外的林木均被鏟平,要接近而不被發覺。確不容易。

項少龍和滕翼觀察良久,均感到氣餒,但又想不到有什麽好辦法。

眾人不敢生火造飯,只吃幹糧。

到了黃昏時,忽地狂風大作,大雨灑下。

項少龍等大叫大助我也,立即出動。

烏果和周良各領一軍,攻打城外的趙營。

荊俊則率領一千烏家子弟,橫渡護城河,攀墻進城。

項少龍和滕翼的兩萬主力軍,則潛往最接近城池的隱蔽點,準備城門打開。就殺進城內去。

雨愈下愈大了,還不時雷電交加。視野模糊不清。雷聲也把馬嘶蹄音全掩蓋了。

荊俊的千人精兵團把戰馬綁在城外,用了個多時辰,才潛過護城河,開始攀城。

項少龍和滕翼則提心吊膽苦候著,此刻若給敵人發覺,荊俊等定無一人能幸免。

城頭的燈火都給暴雨遮蓋了。

正焦急等待中,向西的城門敞了開來。吊橋隆隆降下。

項滕兩人大喜如狂,一聲令下,全軍蜂擁而出,兩萬匹戰馬的奔馳聲,驚碎了中牟城軍民的美夢,不過一切都遲了。

烏果和周良的軍隊同時對城外兩個趙軍的營寨進行突襲。

城內城外,一時殺聲震天。

暴雨雖停了下來,可是戰爭卻更激烈了。

大軍殺進城內,嚇得人人緊閉門戶,大半守軍脫甲棄械,躲入民居保命。余下的開城逃命。

連反抗的意志都失去了。

到天明時,這趙國在南方最具戰略性的重鎮,已落到項少龍手上去。

按著的十天,趙大率領的上萬步軍陸續抵達,帶來了大批的攻城器械和物資糧食。並建立了由泫氏城來此的補給線。

項少龍嚴令不得擾民,並善待降將降兵,采取安定民心的政策。

媵翼在城外設營立寨,構築防禦工事,又截斷了趙魏官道的交通,擺出大舉進侵趙都邯鄲的模樣。

一個月後,趙人兩次來犯,均被擊退。

魏人亦生出警覺。在邊境嚴密戒備,但由於秦軍據有堅城,魏人只是采取觀望姿態。

對項少龍這位秦國的名將,已沒有人敢抱輕視之心了。

這天烏吉著由長子城來見頂少龍,帶來了重要消息,據邯鄲的線眼情報,郭開果然怕得要死,力勸趙王和太後調回李牧,守衛長城內的城堡番吾。

但趙王發出命令後,竟給李牧拒絕了。

項滕兩人暗叫厲害。知道給李牧看穿了他們的陰謀。

兩人商量過後,決定對番吾發動一次猛攻。

等一切準備充足,十天後項少龍發動八萬大軍,由官道北上番吾,在趙人長城外布陣立寨,先日夜派人沖擊城墻,趙人數次出城劫營,均被秦軍先一步察覺,給打了個落花流水。

攻了十八天,終於破開了一截城墻,但仍給敵人擊退,兩方死傷慘重。

但項少龍等卻知道已完成了任務,今趟不愁趙王廷不召李牧回守番吾說實在的,他們現在的兵力,根本沒有進攻邯鄲的資格。

只一天時間趙人便把城墻補好。

項少龍收兵不戰,好讓戰士能有回氣的機會,死者就地火葬,傷兵則送回回中牟。

這時項少龍對戰場的生生死死,早心同槁木,否則根本不能當這秦軍的統帥。

小盤說得對。戰場上從來就沒有仁慈存身的地方。

每個人都是一顆棋子,吃掉人或被吃掉都是常事。

不過可以做到的,他都設法做到了。例如關懷下屬,善待降兵降民等,趙人不知是否被打怕了,再不敢出城反擊,兩軍陷進了膠著的狀態。

而桓奇則依項少龍之言,虛張聲勢,更不斷派軍來援,加重趙人的危機。

步入夏季的第二個月分,李牧終屈服在趙王的軍令下。回師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