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運籌帷幄(第2/4頁)

項少龍聽得眉頭大皴。

李牧的趙兵在東方最是有名,旗下的二萬鐵騎,連精於騎射的匈奴人都要甘拜下風,自己的烏家精兵團現在又只剩下兩千人,我消彼長下,要勝李牧更是談可容易。

小盤計算了一輪後,肯定地道:“我可給師傅兩萬騎兵,二萬步兵,都是能征慣戰的兵伍,副將任師傅挑選,再加上桓奇在長子城部隊,總兵力可達十二萬之眾,該可與李牧估計在十萬間的部隊相對抗了。”

兩人再談了一會,小盤召來昌平君,商量妥當後,項少龍和昌平君聯袂離開。

項少龍忍不住問道:“鄭國渠的建造真是拖累得我們這麽厲害嗎?”

昌平君嘆道:“鄭國渠固是耗用了我們大量人力物力,但主要是呂不韋想以地方對抗中央,以另一種形式去操縱我大秦的軍政。尤其現在他與繆毒互相利用,變成太後很多時都要站在他們那一方去。儲君亦是無可奈何,像王陵便死得很冤枉的。”

項少龍想起王齒和王陵,舊恨新仇,狂湧心頭。

還有兩年,他就可手刃大仇。

昌平君與他步出殿門,低聲道:“茅焦傳來消息,在呂不韋暗中支持下,繆毒正秘密組織死黨,此事連太後都被瞞著。”

項少龍愕然道:“什麽死黨?”

昌平君道:“那是個非常嚴密的組織,入黨者均須立下毒誓,只對繆毒盡忠,然後繆毒就設法把他們插進各個軍政職位去,好能在將來作亂造反時,替他興波作浪。”頓了頓續道:“據儲君預料,繆毒和呂不韋的陰謀將會在儲君進行加冕禮時發動,因為按禮法儲君必須往雍都太廟進行加冕,而繆毒則可以奉常身分安排一切,由於雍都全是他們的人,造起反來比在鹹陽容易上千百倍,不過我們已猜到他們有此一著,自然不能教他們得逞。”

項少龍苦笑道:“他們的陰謀早發動了,先是王齒,然後是王陵。若非桓奇亦是良將,恐怕亦難以幸免。呂不韋始終是謀略高手。兵不血刃就可把我們的人逐一除掉,現在終輪到小弟了。”

昌幹君駭然道:“少龍勿說這種不祥的話,現在我大秦除少龍和王翦外,再無人是李牧對手,少龍定要振起意志,再為儲君立功。”

項少龍想起李牧,頹然道:“盡力而為吧。”

昌平君提議道:“不若我們去找李斯商量一下好嗎?”

項少龍搖了搖頭,告辭回到都騎官署去了。

滕翼、荊俊聽他報告了情況後,滕翼道:“儲君說得對,在戰場上絕沒有私情容身之地。因為那並非兩個人間的事,而是牽涉到千萬將兵的生命。還有他們的妻子兒女。還有國家的命運榮辱。”

項少龍一震道:“我倒沒有想得那麽多。”

滕翼沉吟片晌,正容道:“我有一個提議,就是立即挑選精兵,然後把他們集中到牧場,像我們的精兵團般嚴加訓練,由我們的子弟兵例如荊善、烏言著等作軍侯,每侯領兵五千,那我們就如臂使指。能發揮出最大的作戰能力。”

項少龍精神一振,想起二十一世紀特種部隊的訓練方式,大喜答應。

接著的十天,項少龍和滕翼親自在京城的駐軍中,分由速援師、都騎、都衛和禁衛內挑選了四萬五千人,分成九曲,由荊善等十八鐵衛作正副軍侯,再每二曲成一軍。以荊俊、烏果和趙大三人任軍統領,而自己則以其余的兩千烏家精兵團作親衛,為大統帥,滕翼為副,周良當然成為探子隊的頭領。

這批人大多都隨項少龍兩次出征,聞得由項少龍帶軍,均勢氣如虹,願赴死命。

呂不韋和繆毒出奇地合作,自是恨不得他早去早死,永遠都回不了鹹陽。

項少龍於是請準小盤,全軍移師牧場,利用種種設施,日夜練軍,希望趁春天來前這嚴寒的三個月裏,練成另一支龐大的精兵團來。

這天由於大雪,戰士都避到牧場去,項少龍與妻兒吃晚飯時。紀才女道:“說到底,兵法就是詐騙之術,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下兵攻城。又能而示之而不能,近而示之以遠。孫子更開宗明義倡言兵不厭詐,現在嫣然觀大君大人練兵方法,無不別出心裁,教人驚異。尤其隱藏作戰的方式,天下無出其右。但卻未閑夫君大人有何制敵奇策。”

琴清溫柔情深地道:“嫣然非是無的放矢,蒲鵠在東方諸郡勢力龐大,屯留又經他多番修建。城高河闊。現在他是不愁我們去攻他,固能以逸待勞,以靜制動。

觀之以王陵桓奇之深悉兵法,又有大秦精兵在手,仍落得敗退之局,可見蒲鵠非是趙括之流,不會有長平之失。加上李牧在側虎視眈眈。少龍絕不可以只逞匹夫之勇。少龍聽得汗流浹背。這次戰術既要攻堅城,更要應付李牧的突襲,若以為可憑常規取勝,實是妄想。最大問題是桓奇現在統率的是新敗之軍,自己又嫌兵力不足,根本不能同時應付兩條戰線,分頭作戰。何況蒲鵠一向高深莫測,李牧則是經驗無可再豐富的用兵天才,此戰不用打幾乎都可知道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