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光芒四射(第2/4頁)

滕翼沉聲道:“明天三弟真要為繆毒而放棄鏟除邱日升的良機嗎?”

項少龍嘆了一日氣道:“想深一層,現在仍不宜除去邱日升,多個人與呂不韋作對該是好事。”

岔開話題,問起紀嫣然試演黑龍的情況。

紀嫣然秀眸閃亮,油然道:“有嫣然主持,夫君大人放心好了。”

滕翼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道:“大家早點休息,養足精神,明天便到那破行館大鬧一場,使人知道我們絕不好惹。”

趙致笑道:“現在我們的項爺慣了在開戰前都要到醉風樓逛逛,不過今次恐怕沒有人敢再下重注買項爺輸了。”

嘻笑聲中,各人回房去也。

次日早朝時,由於立春將至,新的一年快將來臨,秦廷上下集中討論有關財政開支的各項間題。

呂不韋掌管財務,早準備充足,於一個月前已向小盤提交了洋洋萬言的“預算案”。

總的來說,呂不韋都是加重賦稅,增加國庫收入,主要用以應付即將而來大規模軍事行動和建造鄭國渠的開支。

這些天來小盤、李斯、昌平君和王陵不時密議,就是討論這財政的預算。項少龍對此一竅不通,又因要應付管中邪之戰,故免了參與之苦。

呂不韋再詳細解釋了一趟整個預算案後,文武百官已站了足有兩個時辰,小盤格外開恩,使人搬來地席,賜各人坐了下來。

呂不韋解說完畢後,意氣風發道:“理財之道,在於應加則加,應減得減,用得其所。今找大秦國庫充盈,積粟如山,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自應多開財路,廣增賦稅,奮勇東進。只有多占土地,我大秦才可繼續強國強兵的策略,此實我大秦開國以來,從所未有統一天下的良機。”

呂不韋坐下來時,朝臣紛紛附和。

朱姬始終非是這方面的專門人才,只有點頭的分子。

項少龍聽出呂不韋隱有秦國之所以有今日,全歸他功勞之概。他當然不希望秦國全力東進,不過卻沒有駁斥呂不韋的口實,只有暗暗氣惱。

幸好小盤顯然與李斯等商議後,另有想法,一直沒有表示同意。

蔡澤、王綰等紛陳己見,歌頌呂不韋的英明神武、治國有方後,小盤淡淡道:“左相有何意見?”

昌平君振起精神,站了起來,移到殿心,面向朝階上高踞而坐的小盤、朱姬、呂不韋三人道:“我大秦朝自孝公敗楚魏之師,舉地千裏,惠文王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牧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俞、郢。昭襄王強公室,杜私鬥,蠶食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至今更新得東三郡,誠宜先行富民之策,鞏固所得之地。兼之現在鄭國渠築建需財,大批農民因被征作渠工,致荒廢生產,故增賦之議,還請儲君三思。”

小盤尚未有機會表示意見,王綰冷笑一聲道:“左相此言差矣,我大秦乃天府之國,進可攻,退可守,關中左骰、函,右隴、蜀,沃野千裏,甫有巴蜀之饒,北有故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兵源糧草補充無缺,建鄭國渠只是九牛一毛,只巴、蜀兩郡,已足可應付。請儲君明鑒。”

蒙驁接口道:“我大秦自昭襄王以選,奮力東進,不僅取得了趙、魏、韓、楚的大片土地,且大少戰數百次,殲敵將士百萬以上,大大削弱了東方諸國的戰鬥力量。目下東方六國民不聊生,族類離散,亂極思治,在此眾弱而我獨強之時,找大秦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之勢,若不趁機舉財擴軍,錯失良機,豈對得起諸先王乎?”

項少龍見昌平君不住色變,心知不妙。

昌平君雖是饒有智謀之士,但礙於經驗,仍非是呂不韋、王綰等人的對手,到了某一階段,便難以為繼。

今趟呂不韋的新財政預算案,實在是個奪權的周詳計劃,使呂不韋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征收賦稅,添加新稅項,及擴展軍隊。

一旦小盤和朱姬批了下來,呂不韋將可為所欲為,利己損人,像桓奇這類將領,則更要看他臉色做人了。

小盤或可管得到鹹陽的三大軍系,但鹹陽外的軍隊,則變相地由呂不韋控制了。

所以這事是非爭不可。

昌平君發了一陣呆後,忽地哈哈笑道:“有請李斯大人,把研究所得,奏稟儲君。”竟把李斯擺上台來。

項少龍和小盤登時放下了心,知此乃沒有計策中的最佳計策。

本來以李斯的長史身分,只等若小盤的秘書長,負責為小盤處理文書,但昌平君既點名由他出來表達意見,旁人亦很難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