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後嫣嫣(第3/4頁)

她身上佩帶著各式各樣的飾物,但最奪目仍是掛在粉頸垂在酥胸的一串項鏈,上層由二十多顆鑲有珠寶的金珠構成,最下由一顆滴露狀的玉石作墜飾,與頭頂那珠光寶氣的鳳冠互相輝映,澄撤晶瑩,光彩奪目,但卻一點不能奪去她清秀脫俗,超越了所有富貴華麗的氣質。

項少龍不由生出驚艷的感覺。

若她肯和自己上榻,項少龍肯定自己會立即付諸行動。

此時李園來到她身後,溫柔地為她脫下外袍,露出刺繡了精美鳳紋,地黑紋金的連身垂地長裙,腰束玉帶,透出一骰高貴華美的姿態。

當李園指尖碰到她香肩時,這貴為楚太後的美女明顯地嬌軀一震,還垂下了目光,神情古怪之極。

項少龍心中劇震,暗忖難道他們並非親兄妹關系,但又知道若是如此,怎瞞得過春申君呢?

像李嫣嫣這等舉國聞名的美人,要冒充也冒充不來的。

李嫣嫣豐潤性感的紅唇,輕抖一下後,輕輕道:“大哥為何會在這裏呢?我約了秀兒來看她最新的刺銹哩!”

聲音嬌甜清脆,還帶著鏗鏘和充滿磁力的余音,上天實在太厚待她了。

項少龍經過這多年來的禍患經歷,對縱是莊夫人,嬴盈那等誘人美女,也可如老僧入定般不動心,可是這刻偷看到李嫣嫣,仍要敗下陣來。

同時心發奇想,李園矢志要得到紀嫣然,是否因只有紀才女才能替代李嫣嫣在他心中的位置。

難道他兄妹竟有不可告人的關系。

在這時代裏,一夫多妻乃當然的制度。

有身分地位的人,女子嫁給他們時,她的姊妹甚至侄女都會有些跟了去給新郎做媵妾,更不要說陪嫁的婢女了。

更可異的是一個國君嫁女時,同姓或友好的國君依禮都要送些本宗的女子去做媵。

除此之外,王侯大臣都可隨時把看上的女人收到宮中府裏,姬妾之多可想而知。

多妻家庭最是復雜,很容易發生骨肉相殘的事件,亦很容易出現有悖倫常的亂事。

李園和李嫣嫣很大可能是同父異母的兄妹,郎才女貌,加上李園狼子野心,想借李嫣嫣重施呂不韋的詭計,還哄得春申君以為自己寶刀未老,晚年生子,再轉嫁孝烈王這另一個糊塗鬼,可想像孝烈王見到李嫣嫣時,連老爹姓甚名誰都忘了,那會想得到李嫣嫣肚內的“奇跡”,乃李園一手一腳炮制出來的呢?

若非少龍從趙穆處知悉李園、李嫣嫣、春申君和孝烈王的關系,又明白李園不擇手段的性格,斷不能只看兩人間一個動作和片刻的神情,便得出如此駭人聽聞的推論。

李園若知道的話,殺了他亦不肯予項少龍偷看兩人獨處的機會,想到這裏,呼吸不由急促起來。

李園著李嫣嫣坐下後,柔聲道:“秀兒正在東廂刺繡,難得有這等機會,讓大哥和嫣嫣說句話兒好嗎?”

這麽一說,項少龍便知李園看似無意地遇上李嫣嫣,其實卻是故意的安排,好教自己聽到不利於春申君的對話,以堅定自己成為他刺殺春申君的工具。

困為李園該早知道李嫣嫣會在午膳後來看郭秀兒的刺繡,而這剌繡困未完成的關系,必是不好搬運,所以這楚國現時最有權力的太後只好紆尊降貴到這裏來,亦可見她和郭秀兒間的關系是非常好了。

李嫣嫣嘆了一口氣道:“說吧!”

李園在這妹子而前頗為戰戰兢兢,幹咳一聲,清了清喉嚨道:“滇王妃母子請我們出兵助他們復國一事,我想和嫣嫣商量一下。”

李嫣嫣冷冷道:“大哥是看上了慎王妃吧。”

李園因“萬瑞光”正在偷聽,立時大感尷尬,不悅道:“嫣嫣怎可如此看你大哥,我只是為了大楚著想,先君新喪,若我們對滇王妃母子的要求無動於衷,說不定會惹起眾侯國叛離之心,若他們靠向秦人,楚國危矣!”

項少龍心中好笑,李園這麽慷慨陳詞,對自己真是一片苦心了。

李嫣嫣默然片晌後,淡淡笑道:“這事不是由你和我決定便可成事,還須詢問軍將大臣的意見,否則必起爭端。大哥有和春申君提過這意見嗎?”

孝烈王去世,春申君立時成為楚廷軍政兩方面最舉足輕重的人物,亦是基於這理由,莊夫人才不遲勞苦趕回壽春,來求春申君伸出援手,豈知春申君正是背後策劃要除掉她母子的人。

李園正中下懷,昂然道:“當然說過,可是春申君仍是一意孤行,決意用李令來平定諸侯,還視除滇王妃可留下外,其他一切人等均要除掉。唉!李令若得勢,會肯遵服王命而行嗎?所以大哥才不得不向太後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