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兩矢四雕(第3/4頁)

當年被時空機送到這古戰國時代後,一心要找到落魄邯鄲作質子的秦始皇,好傍著這大老板飛黃騰達,享盡榮華富貴,豈知事情七繡八轉,結果由自己泡制了個秦始皇出來,世事之離奇荒誕,莫過於此。此時烏廷芳和趙致趕到他身旁,快樂小鳥兒般吱吱喳喳,向他述說行獵的趣事,項少龍自是大大誇贊了她們一番。紀嫣然、琴清和田氏姊妹亦趕上他們。

談笑間裏,眾人渡過涇水,回到營地。

到達主騎射場時,只見人頭湧湧地在輪候登記獵獲,烏廷芳和趙致忙擠了進去湊熱鬧。

紀嫣然眼利,告訴項少龍道:“小俊回來了,在場邊與鹿丹兒說話。項郎你且伴著芳妹和致致,我想回營地小睡片時,醒來後你再陪我到清溪沐浴好嗎?”

項少龍知她有午睡的習慣,點頭答應了。

紀嫣然與琴清和田貞姊妹去後,項少龍跳下馬來,囑烏舒等牽馬回營,眼睛找到了荊俊,見他不知說了什麽調皮話,鹿丹兒正拿粉拳往他擂去,這小子別轉身來,任由背脊挨揍,而鹿丹兒果然愈打愈沒有力道,附近的女兒軍都笑作一團。

項少龍看得心中欣慰,旁邊傳來桓奇的聲音道:“統領大人!”

項少龍別頭望去,笑道:“桓兄弟為何不隨小俊去湊熱鬧?以你如此人材,必大受女兒軍的歡迎。”

桓奇致禮道:“現正是桓奇為國家盡力之時,故不敢有家室之慮,情欲之嬉。嘿!統領大人叫桓奇之名就可以了。”

項少龍暗忖這就是桓奇和荊俊的分別了,一個是專志功業,後者則全情享受人生,微笑道:“你今年多少歲了?”桓奇恭敬道:“小將今年十九歲。”

項少龍道:“你比小俊大一歲,我就喚你作小奇吧!”領著他離開騎射場,到了營地內的僻靜角落,問道:“今天有什麽發現?”

桓奇道:“小將和荊副統領曾深入山內探察敵情,照小將觀其動靜,人數約在萬人許間,可是陣勢不固,旗號紊亂,士氣散渙,行動遲緩,氣色疲憊,兼之這數日天朗氣清,無霧可隱,如此未戰已逞敗象之軍,只要給小將一枝千人組成的精兵,便可將他們擊潰,絕無幸理。”

項少龍大奇道:“小奇怎麽只去了半日就能摸清他們的虛實呢?”

桓奇像變了另一個人般道:“臨戰必登高下望,以觀敵之變動,小中覷大,則知其虛實來去,從各種征兆看出問題。高陵君的軍隊雖藏在密林之內,但只要看何處有鳥獸停留,何處沒有,就可知其營帳分布的情況和人數多寡。再看其塵土揚起的情況,更知對方在伐樹搬石,欲借上遊之利圖謀不軌。”

說到興起時,就蹲在地上隨手布放石子,解說對方分布的情狀,大小細節,無一遺漏,顯示出驚人的記憶力和觀察力。

項少龍動容道:“假設我予你一支二千人的精兵,你會怎麽辦呢?但必須待他們發動時才可動手。”

桓奇站了起來,用腳撥亂地上的石子,肅容道:“偵察敵人除了留心對方的糧草儲備、兵力強弱外,最緊要是測估對方的作戰意圖。針對之而因勢用謀,則不勞而功舉。現今對方為了憑河之險,駐軍於交通不便、低濕而荊棘叢生之地,又戒備不周,兼之軍卒勞累,士氣消沉,可采雙管齊下之策,分水陸兩路伏擊之,縱使讓他們毀去木橋,於我亦無絲毫損傷,我們還可憑河而守,立於不敗之地。”

項少龍登時對他刮目相看。荊俊雖在其他方面或可勝過他,但在才智和軍事的認識上卻遠落其後。

這番話若是出自鹿公、徐先之口,乃理所當然。但這桓奇只十九歲,便有如此見地,除了用天才兩字來形容,實再無可替代。

項少龍心中一動道:“我帶你去見一個人,見到他時你要把全盤計劃向他解說清楚,對於你日後的事業,會大有幫助。”

桓奇愕然道:“見誰?”

項少龍搭著他肩頭,推著他往王營舉步走去道:“當然是政儲君了!”

桓奇劇震下停步,垂頭低聲道:“不若由小將把心中愚見告訴統領大人,再由大人親自獻給儲君好了。”

項少龍繼續推他前行,笑道:“那不是給我冒領了你的功勞嗎?休要扭扭捏捏了,我項少龍只喜歡爽快的漢子。”

桓奇感動得眼也紅了起來,嗚咽道:“難怪王將軍常說統領大人胸襟過人,乃我大秦第一好漢,大人的恩德,小將沒齒難忘。”

項少龍笑道:“那是你應得的,我只是負起引介之責,不過記緊今趟我們是要讓儲君大展神威,而非我們去借機顯威風,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