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置諸死地(第4/5頁)

荊俊不知是否因滕翼的囑咐,見他出來立即跪伏地上,感激道:“荊俊知道了三哥為五弟照顧致姊,對致姊一事,只有歡喜之心,絕無絲毫□忌之意。”

項少龍這才恍然滕翼為何要趕往藏軍谷,就是要荊俊再一次表態,好解開自己的心結。趙致乃滕翼小姨,愛屋及烏,他自然不想她們姊妹因曖昧的形勢而受到傷害。

項少龍把荊俊扶起來時,烏卓在旁笑道:“你不用為這小子煩心,他借口去打獵,卻把附近一條村落內美得可滴出花蜜來的村姑娘弄上了手,這幾天不知多麽快活呢!”

荊俊尷尬不已。

滕翼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今早我們接到消息,立即動程回來。

項少龍先不答他,望往一旁欲言又止的烏果道:“郭開來了多久?”

烏果嘆道:“三爺真是料事如神,郭大夫在外廳已苦候了大半個時辰了。”

項少龍和滕翼等說出了計劃後,又入房吩咐了趙致幾句,才出廳去見郭開。

這滿肚子壞心術的人見到項少龍,堆起笑容道:“董先生恐怕有些誤會了,那四人只是派來負責你的安全而已!”項少龍哈哈笑道:“要這麽四個蠢材來保護我董馬癡,郭大夫真懂開玩笑,不過我豈會和這些人計較,更何況本人現在要立即離開邯鄲,亦無暇去計較。”

郭開失聲道:“先生為何要走?”

項少龍泠然道:“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除了趙楚兩地外,天下誰不歡迎我這養馬人?”

郭開變色泠哼道:“董先生既歸我大趙,這麽說走便走,等同叛變,先生最好三思而行。”

項少龍雙目寒芒一閃,瞪目直視郭開,以最強硬的語氣道:“董某手下有三百死士,都是長年與外族馬賊拚死作戰之輩,無一不以一擋百,現在我們就闖出城門去,大王盡管派出大軍,看看我手下有否半個是貪生畏死之徒,也好讓邯鄲城和天下人民看看大王以怨報德的手段。”

言罷不理郭開呼喚,往府邸的大廣場走去,滕翼等和三百精兵團員,早全副武裝,人人荷戈備箭,整裝待發。

項少龍跨上戰馬時,郭開沖了過來,牽著馬頭,以近乎哀求的語氣道:“董先生萬勿如此,無事不可商量,現在我立刻和先生到宮內見駕,把誤會解析。”

項少龍泠笑道:“郭大夫若仍想保存雙手完好無缺,請立即放手。”

郭開知他劍術厲害,嚇得連忙縮手。

項少龍暴喝道:“趙王如此對待董匡,教人齒泠。呸!”吐出一口痰沫,再大喝道:“我們立即出城,誰敢擋路,我們就殺誰!”

三百精兵團的弟兄轟然應諾,遠近皆聞,聲勢驚人之極。

府門大開,滕翼一馬當先,領著大隊出府而去。

郭開心叫不妙,連忙溜了出去,往王宮向孝成王告急。

大隊人馬,緩緩向最接近的東門開去。

在項少龍的刻意安排下,消息迅速傳出,忽然整個邯鄲城都知道了他們的離去,沿途人人爭相圍睹,不少人更挽求他們留下來。

烏氏一去,人人都視這董馬癡為他們的新希望,那千頭戰馬的大禮,像給趙人送了一顆定心丸,現在忽然離開,誰不慌惶失措。

東門的守將早接到消息,慌忙關上城門,在墻頭布下箭手,又列兵城門內,準備應付項少龍的闖關。

不過城門的設計是防外而非防內,籠裏雞作反時,並不能占多大優勢。

樂乘最先率人趕至,增強城防,同時策馬守在通往城門的路上,準備與這馬癡談判。

滕翼等見到大軍攔路,一聲令下,人人右手持巨盾,左手持弩,純以雙腳策馬,那種氣勢和顯示出來的狂大攻擊力,人人見之心寒。

樂乘大喝道:“董先生請來和樂乘對話。”

滕翼一聲令下,三百多人分作兩組,馳往兩旁,各自找屋檐樹木等作掩護物,準備作戰,一時氣氛如箭在弦,一觸即發。

只留下項少龍一人高踞馬上,昂然馳向樂乘,大喝道:“董某雖然敬重樂將軍,可是現在情勢有變,將軍若要阻董某離去,惟有兵戎相見,絕不留情!”

樂乘苦惱地道:“先生何事如此大動肝火,萬事都可商量解決,不若先和末將往見大王,若得大王點頭,先生自可安然離去,勝過血染城門。”

這時來看熱鬧的人愈聚愈多,擠滿附近的橫街窄巷,當然沒有人敢闖進這戰雲密布的出城大道。

項少龍眼利,見到樂乘身後近城門處忽地出現了大批禁□軍,知道趙王由貼著城墻的側道來了。心中暗笑,大喝道:“樂將軍是否說笑,董某若貿然入宮,不給縛起來當禮物送回楚國才怪,只恨我老粗一名,有眼無珠,不惜千裏迢迢,回大趙效力,以為大趙會秉承孝靈王的傳統,以馬戰震懾天下,自強不息,豈知亡趙者非是在戰場之上,而是在與楚人的談判幾桌之上,董某現在意泠心灰,縱使戰死邯鄲,亦要表現出我董某不屈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