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五 第十一章 兵不血刃(第2/3頁)

解暉點頭道:“妃暄絕非虛言恫嚇,塞外諸族在頡利和突利的旗下結成聯盟,隨時可發動對我中土的大規模入侵,情勢危殆異常。”

帥妃暄輕輕道:“現在妃暄只能見步行步,把最迫切的危機化解,少帥如能殺死妃暄,敝齋不會有人向少帥尋仇,就看少帥有否這本領。”

寇仲再次求助的望向徐子陵。

徐子陵無奈苦笑,嘆道:“我無話可說!少帥你好自為之,由今天此刻開始,只要李世民尚在,我會袖手旁觀。”

寇仲諒解地點頭,頹然道:“妃暄的仙法真厲害,幾句話就把子陵從我身邊挪走。好吧!我承認鬥不過你,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在李世民成為李唐之主前,巴蜀得保持中立,否則我無法向宋閥主交待,更無法說服他撤離瀘川,遠離巴蜀。”

徐子陵心中暗嘆,師妃暄的出現,把寇仲攻陷長安的大計徹底破壞,統一之戰再無捷徑可尋,而決定在洛陽之爭上。正如師妃暄的預測,南北分裂的情況很可能長期持續下去。

師妃暄柔聲道:“少帥很委屈啦,妃暄怎忍拒絕。”

解暉點頭道:“一切由妃暄作決定。”

寇仲竟哈哈笑道:“妃暄這一手確非常漂亮,小弟佩服至五體投地,兵不血刃的迫退我們軍隊,又不傷我們間的和氣。可是打後的形勢仍未樂觀,小弟只好舍遠圖近,先收拾大江南北,再圖北上,看看是李世民厲害,還是我寇仲了得,小陵就讓他暫時休息散心。我真想知道,妃暄對此有何阻擋之術,可否先行透露少許消息。”

師妃暄淒然一嘆,露出黯然神色,輕經道:“少帥快會知道。”

寇仲色變道:“原來妃暄竟是胸有成竹,我則完全想不通看不透。”

師妃暄緩緩起立,美目往徐子陵投來,露出心力交疲的倦意,柔聲道:“少帥請和解堡主研究保持巴蜀安定的問題,子陵送妃暄一程好嗎?”

徐子陵和師妃暄並肩步出東門,守城軍肅然致敬。

師妃暄道:“子陵惱我嗎?”

徐子陵茫然搖頭,道:“妃暄不用介意我怎麽想!因為我再弄不清楚誰是誰非。”

師妃暄嘆道:“我怎可不介意子陵對我的想法。”

徐子陵朝她瞧來,一震道:“妃暄!”

師妃暄迎上他的目光,平靜的道:“若有其他選擇,我絕不會直接介入李世民和寇仲的鬥爭中,這是我盡一切辦法迥避的事。師尊在多年前作出預言,若天下是由北統南,天下可望有一段長治久安的興盛繁榮。若是由南統北,不但外族入侵,天下必四分五裂。這道理子陵明白嗎?”

徐子陵苦笑道:“我心中實不願認同妃暄的想法,可是聽過妃暄剛才那席話,不得不承認這可能性。”

師妃暄道:“當時我對師尊的分析並沒有深切的體會,到寇仲冒起,來勢強橫,我始真正體會師尊的看法,試想寇仲獲勝,李唐瓦解,原屬李唐的將領紛紛據地稱王,為李唐復仇,北方政權崩潰,塞外聯軍將趁寇仲忙於收拾殘局的當兒大舉南侵,寇仲能守穩關中和洛陽已非常難得。在這種情況下,中原會是怎樣的一番局面?”

徐子陵為之啞口無言。

師妃暄徐徐續道:“在北方的超卓人物中,只李世民具備所有令中土百姓幸福的條件,這是寇仲不敢懷疑的。他目前唯一的缺陷,是李淵沒有邀他作大子,致令魔門有機可乘,讓頡利有混水摸魚的機會,假若李世民登上帝座,一切問題可迎刃而解。”

徐子陵苦笑道:“妃暄可知寇仲和李世民已結下解不開的血仇?”

師妃暄道:“在天下蒼生福祉的大前提下,有什麽恩怨是拋不開的?戰場上流血難免,須知下手殺竇建德的是李元吉而非李世民,而李世民更為此感到非常對不起你們,他請了空大師去勸寇仲,正顯示他對寇仲交情仍在。子陵啊!你曾說過若李世民登上帝座,你會勸寇仲退出。為天下蒼生,子陵可否改采積極態度,玉成妃暄的心願?”

徐子陵頹然道:“太遲啦!寇仲勢成騎虎,欲退不能,試問他怎向宋缺交待?即使他肯退出,宋缺仍會揮軍北上,攻打洛陽長安。沒有寇仲,宋缺仍有擊潰李唐的本領和實力。”

師妃暄道:“那是妃暄最不想見到的情況,宋缺長期僻處嶺南,其威勢雖無人不懼,但恐懼並不代表心服。況南人不服北方水土,兼之離鄉別井,追隨宋缺的又以僚兵為主,被北人視為蠻夷,不甘而其臣服,到那時南北重陷分裂,可以想見。”

徐子陵點頭道:“我和寇仲沒有妃暄想得那麽透澈,事已至此,為之奈何?”

師妃暄止步立定,別轉嬌軀,面向徐子陵,微笑道:“你是我們山門的護法,該由你動腦筋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