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開放的市場

夜已深,傳真機卻一直在響。

林婉將傳真紙頁撕下,掃了一眼遞給身邊金發碧眼的毛妹,叮囑她進行後續的表單填報和賬款支付。

國際貿易實在是一件流程很長,涉及面廣,相當復雜的事。

在過去的三個月,‘聖光’很快就完成五百車皮的運輸量,四架圖-154也飛抵帝都,加入聯航的機隊。

因為交貨快,價格低,質量有保證,‘聖光’在大毛市場的信譽也自然就建立起來。

不管是崔可夫副部長,還是‘聖光’參觀團,乃至一些慕名而來的大毛商人,都給‘聖光’提供了大量商品的買賣訂單。

比如崔可夫就大筆一揮,將十架正在運營的伊爾-76以‘二手裝備’的名義賣給了‘聖光’。

一同賣掉的還有大飛機的大修線。這包括兩千名航空工業部下屬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一千名航空院校的專業進修名額,還有上萬台大大小小的制造和維修設備。

為了這些設備,‘聖光’參觀團還跟毛子討價還價好久。因為毛子的工業畸形發展,好的好,差的差,有些設備還不如國產的。

好好挑揀一番能省很多錢。

此外飛機可以直接飛走。但大修線的設備光靠航空和鐵路的運力是明顯不夠的,需要海運。

‘聖光’沒有海運渠道,對各國商業法不了解。國內目前也找不到幾個熟悉國際貿易的人。

林婉更從未處理過海運業務,所有一切必須從頭學。她這三個月從茫無頭緒到應對自如,經歷了相當一番辛苦。

後來解決方法也簡單,花錢從莫斯科雇相應的商貿人員就好了。毛子自己跟歐洲貿易往來還是很頻繁的,專業人員挺多。

比如林婉身邊的毛妹,三十來歲,之前在海關部門工作,‘聖光’花兩倍的工資請來。她幹活認真,加班勤快,態度負責,真是難得的好員工。

招來一個之後就能繼續招來一批。現在林婉等中方員工只有十來個,雇的本地人反倒有二十多了。

‘聖光’將在大毛家弄到的大件貨物通通運到列寧格勒,也就是聖彼得堡,租用歐洲的貨輪裝船運往廣州。整個船期大概要一兩個月。

至於國內的貨物也要租船在廣州或魔都裝運。每次運輸量都在萬噸以上,動不動就是一千輛重卡,或者幾百萬件衣服加上萬噸副食品。

三個月來,‘聖光’前前後後租了二十多條船。總運輸量超過五十萬噸。第一批起運的船只已經到岸完成裝卸。

航運還要跟金融相關,林婉不但要跟貨代打交道,還要跟歐洲的銀行和保險公司打交道。

‘聖光’正在從國內招人來實習,以便有天讓自己真正走向世界。總之一個國際性的集團,面對的事務也是國際性的。

周青峰打算在莫斯科開一家‘聖光’分公司,專門雇傭本地人為自己工作。這家分公司甚至可以輻射整個歐洲市場,賺外匯更容易些。

這個時代的海外貿易真是挺賺錢,利潤特別高。

莫斯科的市場上出現了大量來自國內的服裝,原本空蕩蕩的櫃台多了幾分色彩。款式絕對是歐洲最新,料子也許會差一些,但價格便宜一半。

小妖精們特別喜歡裁剪和設計服飾。她們會從歐洲時裝雜志上獲取靈感,設計適合當地消費者習慣和體態的樣板。

魔都的紡織業和服裝業就按照這些樣板服飾生產外套,鞋帽,內衣等等,並大批出口。

因為價格便宜,款式又新穎,每天都有大量服裝訂單通過傳真機出現在林婉面前。讓她對這個崩潰帝國的消費現狀感到萬分驚奇。

明明社會一團糟,但消費能力居然一點也不差。

周青峰曾經解釋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呀。毛熊在五十年前就完成基本工業化,現代化。

它的國民習慣了過小康生活,有豐富的食品和服裝,有輕松的工作和娛樂,普通職工每年都有旅遊假期。相比之下我們是真窮。”

八九十年代,毛熊的生活都是向歐洲看齊。人家經濟是越來越差,可消費需求可一點不差,餓著肚子都要聽歌劇的。

只有再過幾年,大毛家寡頭林立,企業破產,經濟雪崩時,他們的老百姓才會意識到——那個曾經庇護他們的偉大祖國真不存在了。

現狀麽……

林婉本質上還是‘土包子’,沒辦法理解毛熊老百姓的想法。

源源不斷的訂單確實讓人歡喜,國內各個類型档次的商品在莫斯科都可以找到相應市場。

毛子有吃罐頭的習慣。水果罐頭,豬肉罐頭,魚罐頭,什麽都要。天陽地區的罐頭早就被‘聖光’采購一空,逼的他們在全國範圍找貨源。

之前何玉蘭找全自動食品生產線,省內輕工業廳下屬單位都不怎麽搭理她。現在好了,訂單量夠大,換別人求著她買生產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