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整合(第2/2頁)

在一個沒有產業鏈的地方強行上馬項目,後果就是事倍功半。現在時間就是金錢,周青峰搖搖頭,否定蕭金浪的想法。

“就不能找一家現成的機床廠來給我生產嗎?”

“當然可以。你用外匯在國內采購,實際上有好幾家機床廠想搶你這份組裝訂單。就是因為搶的人多,部委有點不好決策。”

“那就公開招標吧。”

啥……?

周青峰解說道:“我想了很久,真的很久。工業門類那麽多,‘聖光’到底該做什麽?又能做什麽?

你幫我召集的那批老同志顧問團給我寫了很多材料,我最近反反復復的看,有很多啟示。看的越多,越覺著我之前的思路太狹隘了。

國內市場很大,這個是個寶藏。國內企業很多,這也是個寶藏。

‘聖光’的優勢在於資金和技術都不缺,所以我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做整合,而不是重復投資,另立爐灶。”

蕭金浪聽著若有所思,他似乎摸著些周青峰的脈絡,於是反問道:“你……又要撒錢?”

誒……

老蕭,你怎麽可以這樣說呢?

什麽叫做撒錢?我這明明叫長遠的投資。

把蛋糕做大,讓更多的人受益。畢竟超十億人口的大市場,好好耕耘一下肯定有收獲的。

“找幾家有意願的機床廠來競標吧。我出核心部件還包銷路,機床廠負責組裝。只要成品質量優良,別說一千台,一萬台的訂單都有。”

周青峰的話讓蕭金浪頭皮發麻。後者看到一條極具可行性的道路。

按原本歷史,國內制造業就是走類似的路發展起來的嘛。家電業如此,通信業如此,汽車業也如此,就連半導體行業也在走這條路。

九十年代的彩電冰箱洗衣機,裏頭核心的顯像管,壓縮機,乃至電機都是從國外進口的。

公知總是嘲笑國內只會造個殼,當初確實只造個殼。

有時候連殼都造不好。

現在要花外匯向國外購買的核心部件轉而由周青峰提供,銷路也由他包下,對於企業來說就是拼命生產就好了。

等賺到錢,慢慢再搞進口替代,將國產化率逐步提高,一口一口從低端吃向高端。

已被證明的成功經驗,為什麽不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