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世界防禦(第2/3頁)

科技可以破譯,但是大規模的量產,是巨大的難題。

奉獻,組織龐大工程師、技術人員奉獻,那些戰前比較浮躁的資本主義區域在此次競爭中落入下風。

畢竟現在是戰時階段,可沒有什麽消費來刺激數千萬規模的工程師來積極主動奉獻。(此時奉獻的工程師們得到的是國家、民族留在档案體系上的認可。)

……

下午,在四十米的高精光學透光玻璃罩中,激光正在對納米群進行推動。

閃爍的光芒非常刺眼,身穿機械動力服的中合吾戴上了目鏡,而目鏡中探出的是一系列數據。

中合吾身邊的年輕博士正在拿著鈦合金按壓筆在壓力顯色紙上進行記錄。在周圍都是電子顯示板隨身設備的襯托下,顯得非常特別。

五年前初見時,中合吾曾問過這個年輕人:“你可以說話讓人工智能在數據區錄制啊,沒必要手寫。”

這個記筆記的年輕人擡起頭說了中合吾無法反駁的道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寫下來一遍,腦子內有一個清晰的印象。而電子智能聽聲錄入,容易過會兒就忘。”

中合吾遂不再詢問——因為四十年前,他學習的時候,父母也是這麽和他說的。

……

工作完一天後,他經過了消毒室,拆卸全身的機械服裝,一旁的機械手注射冷氮(零件冷縮後拆卸)的刺啦刺啦聲,讓勞作了一天的他頗感放松。其實這聲音並不好聽,只不過是下課鈴效應。同理,再好聽的音樂設置為起床鬧鈴,時間長了也會鬧心。

他端著盒飯在獨自享用,大半盤蔬菜,一小盒玉米粒,一大碗蒸雞蛋,以及百分之五十蟲肉、百分之二十豬肉和澱粉混合的午餐肉。這就是工作人員一天的配給餐。——當然自動飲水機中的飲料和冰激淩是可以隨便拿的。

……

蔬菜是大廈培養液生產出來的產品,不能儲存,所以每個人按量分配

至於谷物,這種和平年代,食堂飯店人們餐盤中剩的最多的東西,而且自助餐沒人選的東西,分配量是最少的。雖然δ文明沒有摧毀農田,但是戰爭必須要考慮最壞的可能。每日少量分配嚴防浪費。

高蛋白的蟲肉以及豬肉混合的午餐肉,這屬於罐頭食物,每人每天可以配給幾罐,吃多少,拆開幾罐,加熱即可,當然這就很自由了。碗裏的蒸雞蛋也是如此。這些蟲子肉是經過纖維質和人造甲醇蛋白培養出來的。也是量產的工業產品。

上述,其實就是讓人類覺得飲食有保障的供應品。

然而事實上,整個城市所有人的食物能量攝入,都是來自煤炭、石油原料合成的有機物。

例如冰激淩,飲料,東太北部的那個島國,那邊在此方面技術開發的最多,調配出一百八十四種口味維生素飲料,真的是在細節上用了心思。

……

中合吾,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拿著餐盤。

手機上播放著戰前“四海舌尖”節目。

中合吾一邊看著水餃熱氣騰騰出鍋的畫面,一邊吃完了這份,有分量,但是滋味日益單調的食物。只不過在吃完後,中合吾還是噠吧了一下嘴,吐槽道:“食材雖然不好,但是做法完全可以多樣化一點嘛!例如這午餐肉,完全可以煎炒油炸輪換著試一試,這幫食堂屍位素餐的家夥,就知道微波爐,等到戰爭結束,你們統統下崗!”

中合吾將碗筷放在了桌子幾個固定的槽口,一旁的服務機器人立刻過來處理。

同時照例看了看,東邊角落年輕博士,瞅了一眼上那比昨天量要多很多的食物,嘀咕道:“看來早上開戰機的家夥,找到了。”

中合吾從櫃台領著一瓶汽水,乘坐電梯,來到地下真空管的車站中。雖然現在已經有網絡投影,遠程的操作,但是作為技術骨幹,他必須要到各個實驗室內奔跑。

幾分鐘後,當中合吾低頭看著自己手表時,他身後的大門打開了,那位年輕同僚博士也來了,中合吾對他點了點頭。兩人開始組隊躺入真空管中。

哦,對了,這個博士的名字叫做宙徙。是中合吾各方面都覺得能接自己班的優秀年輕人。

……

档案記錄中:宙徙是十三年前碳金蟲族在天渡城大破壞產生的遺孤,當時軍隊收攏幸存者時,沒人認領,故在國家公共培養中成才。

宙徙是十足的少年天才,十二歲完成了高中課程,十三歲參加高考,數學(包括簡易的編程),物理,化學,生物滿分,語文130分(作文扣了十五分)至於其他加分學科,汽車駕駛,飛行駕駛過關,奔跑射擊滿分(相當於過去體育加分,只是現在沒有運動會,純粹體育類被排除高考。)

這年頭高考要比過去要嚴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