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4章 基建(第2/2頁)

早早有人收集好的罪狀一項項被念了出來,不管是魯王一系人做的,還是那些那下人狐假虎威做的,最後都要算到他的頭上,結果不言而喻,魯王直接被斬首示眾,余者貶為草民,無常享受了兩百六十多年榮華富貴,夠對得起朱元璋子孫這個身份了。

處決玩魯王之後,這次王軒並沒有著急走,而是讓朱由校以皇帝身份,三百多學生做儀仗隊,好似視察地方一般,在濟寧可周邊好好走了走,了解民情,接見地方官員,當地世家大族,好好彰顯了一下皇帝威儀,加深一下大家的印象。

權利就是這樣,一方強勢,另一方必然要弱勢,當皇權不下鄉之時,這些地方大族威風凜凜,當皇權延伸開來,他們自然而然要慢慢退步。

在這之後,一路向北,秦王,晉王,周王,代王,一路走下來,足足耗費了三個月時間,足跡遍布整個黃河上下遊,親手處理了六位親王的同時,也領略了大明江山,見識了太多太多平日裏只能圖聽到說的東西,那些印象裏模模糊糊的東西也都清晰的展示在了朱由校眼前,再不是那些朝中大臣嘴裏的一個個的名詞。

便是身後那三百多權貴子弟,這一番歷練,頗讓他們脫胎換骨了一番。

從京城走的時候悄無聲息,回來的時候卻大張旗鼓,看著英姿煥發的朱由校和那些曾經自己家不爭氣的小崽子,一時間,這些大臣頗有些五味雜陳,不知道該高興好還是焦急好。

這次回京之後,王軒沒在折騰,也沒讓朱由校接管什麽政務,畢竟還是個孩子,真要是把政務交給他,那是對整個天下的不負責,再說了,皇帝的任務也不是治理好國家,而是牢牢把握好兵權,並且讓整個權利體系得以穩定運轉。

二十萬大軍訓練完成,被王軒分派往邊境各地,如此一來,整個大明算是徹底安穩下來,女真人被徹底打殘廢了,剩余的人口只能在白山黑水之間苟延殘喘,韃靼人嚇的主動退兵一百裏,整個邊境的草原地區全部讓了出來,而且據說有西進的意思。

草原人永遠也忘不掉,當中原大地強盛起來的時候,都是草原人的末日。

一切都是風平浪靜的,連王軒對這些權貴子弟的訓練也放松了許多,反倒是文化課比之前要求的更多了,而且隔三岔五,還要進行一些實地考察。

考察的對象都是王軒在京城附近建設起來的工廠,水泥廠,紡織廠,印染廠,木工廠,唐山、承德、石家莊的鐵礦廠,天津的造船廠,一系列的工廠,都以國有的名義被瘋狂的建設起來,有南方和海外大量的糧食供應,整個北方徹底擺脫了缺糧的危機。

在加上大量的工廠被建設起來,無地農民被大規模招募進去工廠,一時間,整個大明都呈現出一股子欣欣然榮的味道,再不付之前王朝末期景象。

所有的工廠,幾乎都是在一天二十四小時運營,根本不能停歇,即便如此,各種產品依舊供不應求。

單單是水泥場,便一連建設了十三個,已經無法滿足需求。

道路需要重新修築拓寬,江河需要修築堤壩,水力設施的挖掘建設,大量的新房屋被建立起來,一時間,整個大明的北方徹底變成了一個超大的工地,各地都在瘋狂的開工。

之所以能支持的起這麽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最大的資金來源便是那些藩王貢獻的,一路抄家,單單是在大明這些藩王郡王身上,搜刮回來的金銀珠寶就不下上億兩白銀,更別說那數量上千萬的畝的土地。

一部分用來招募士兵,一部分在王軒的要求下跟其他土地進行了置換,特別是陜西、甘肅,和黃河上遊與沿岸,在王軒的死命令之下,一律退耕還林。

王軒說的清楚,退耕還林,誰敢在這上面跟他唱反調,做手腳,他就把誰做成雕像讓他在城門口永遠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