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4章 名正言順是弱者的語言(第2/2頁)

再者,那些開國之初的公侯勛貴之家,要麽是自己,要麽是多家聯合,都從王軒那邊買了不少海外的土地,若說他們這些人不眼饞是不可能。

歷史已經證明,武將世家在中原大地就沒有生存空間,戰亂之時皇帝叫你小甜甜,和平期一到就是牛夫人了。

還不如把家族遷居海外,有大船同行,來往中原也沒什麽不方便的,畢竟這是本省之內想串個門也要半個月時間的古代。

“我覺得,那邊得到消息應該在咱們之前,朝堂之上就是個大漏勺,現在李善堂不還在京城逍遙自在。”賀世賢撇撇嘴,他對這些文官的優柔寡斷十分不屑,不管是什麽事情,他們都能給你辦的首鼠兩端。

當然,這在文官之中叫做政治上成熟的表現,仿佛沒個三五條退路,七八手準備,就特麽是智障一樣。

“那邊知道是那邊的事,我們傳不傳消息是我們的事,態度問題,不沖突。”吳襄不愧是最會做生意的將軍,看問題十分深入。

“那就傳一下消息,具體的咱們就不幹預了,話說,那邊肯定有自己的打算,咱們看著就夠了,真有吩咐再說。”祖大壽直接拍板道。

對於朝廷上的正人君子們派人去聯絡女真人的事,祖大壽深惡痛絕,他們祖家跟女真人仇恨大了去了,從李成梁時代開始,一直到現在,死在女真人手裏的祖家親朋不知道有多少,現在朝廷竟然想借助女真人的力量,若不是前面有王軒頂著,他當時就炸了!

至於後來投降的事,說句實話,當時包括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這三番,任何一人都與女真人仇深似海。

孔有德父兄戰陣之上死於女真人之手,旅訊失陷,尚可喜全家投水而死,吳三桂是祖大壽外甥,祖家死在遼東的人就更多了。

什麽仇,什麽怨?

寧可投降不共戴天的仇人也要跟大明對著幹,若說這裏面沒有點故事,怕是鬼都不信!

巧合的是孔有德、尚可喜當年都是皮島毛文龍部下,一直於大後方牽制女真人。

……

“媽的,這姓王的到底在等什麽!不知道什麽叫做兵貴神速嗎!”萬歷三十二年進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總督陜西三邊軍務的楊鶴,楊嗣昌他爹,此刻也沒了文官一貫的風度,甩掉手中催促進兵的信件,破口大罵到。

他是真的真的不想參與這件事情,所以一路上行軍拖拖拉拉,在他的預想中,無論最後是誰勝了都好,只要他手裏還握著三邊這三十萬大軍,那無論是誰站在台前,都得要哄著他。

現今不比往日,王朝末年,戰事頻發,武官地位大幅度提升,再者,他在這個位置上坐了六年,軍中上下早就被他牢牢把控住了,只要他在位一天,誰都不敢動他一分一毫!

畢竟,若是他這裏出了問題,韃靼大軍入境,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可現在王軒呆在天津衛不動了,這下就把他架在火上烤了,若是繼續拖沓下去,那就是抗旨不尊了,總不能真的跟朝廷撕破臉吧,現在,他可還是大明忠臣。

“總督,咱們怎麽辦?還得您拿個主意。”

“哼,還能怎麽辦,進兵吧。”楊鶴沒好氣地回了一句,“不管這姓王的到底賣的什麽官司,若是真等咱們到了北京城下,那就拿他的人頭祭天!”

說完,他又忍不住探口氣,不管此事最後結果如何,恐怕他都落不下好,只是希望到時候王軒能識擡舉,明大體,不要跟自己搞的兩敗俱傷。

“大人說的對。”一員將領嘿嘿冷笑幾聲,“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區區一個王軒,不過是十幾萬人,打了幾個撮爾小國罷了,竟然被人吹上了天,真是不知所謂。”

“就是就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一群南蠻子罷了,讓他們到三邊來面對草原人的鐵騎試試,不是看不起他們,他們見過上萬起兵沖鋒起來是什麽樣子嗎?”

“哈哈哈,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上萬起兵,你的問問那姓王的小兒見沒見過上萬匹馬!”

“話不能這麽說,聽說這姓王的極其有錢,單單咱們陜西山西這邊,便被他招走了幾百萬流民,上萬匹馬還是見過的,不過……都是馱馬罷了。”

“一群小短腿罷了,聽說海戰倒是很厲害,可到了京城,還是得真刀真槍幹一架,到時候讓咱們三邊的精銳好好稱量一下他們的成色!”

一直以來,王軒都沒跟陜西山西這邊的軍隊打過交道,便是買賣人口都是通過其他人操作,不是沒把這些人放在眼裏,而是……根本就沒看得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