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2章 偉大領袖王軒(第2/2頁)

這怕不是個假的吧!

在他印象裏,王軒是個做事幹脆利落,最討厭廢話的人,也不喜歡別人阿諛奉承,起碼,他跟著王軒這段時間,從來沒看到過有人過來拍馬屁。

即便有幾個善於拍馬屁者,其實個人能力也是十分強的,比如範文程。

可特麽現在王軒竟然說出如此一番,自吹自擂都不能形容的話來,簡直讓他不敢置信。

“不是,你這又是什麽表情。”媽的,王軒一臉糾結,這一點,孫傳庭確實不會辦事啊!

這幅表情,讓王軒自己都有點臉紅了。

“你好歹也是儒家的人,難道不知道什麽叫春秋筆法!?這才是儒家精髓啊!難道你要記錄我帶五萬人去倭國血腥殺戮,殺人幾百萬,血流漂杵,鮮血浸透大地,百裏無人煙,寸草不生?”

“我王軒不要面子的嗎!”

“啊,啊啊!”孫傳庭這才反應過來,這……確實不能這麽寫,這簡直就是邪魔外道都不足以形容了!

看著終於明白多來的孫傳庭,王軒有些無奈,這人啊,太正直就有點討厭了,難怪在後來,堅決不與頂頭上司楊嗣昌等朝中大臣同流合汙,最後被下獄三年,受盡折磨。

“主上,那個……”孫傳庭磕巴幾句,這才說道:“真的是救人不殺人?”

“當然是救人,但是,戰爭嗎,難免造成一些死傷,這是沒辦法的。”王軒意味深長地說道。

孫傳庭顯然沒有領會到其中關鍵,只是默默地點點頭,雖然奇怪為什麽王軒對待倭國人和安南人態度上有很大不同。

船隊在海上漂泊十天左右,經過一個補給港口,終於來到琉球國,琉球國王帶著文武百官在碼頭迎接,當日,王軒親切地與琉球國王進行了友好會談,並贈送了打量書籍,並簽訂一系列條約。

條約規定,從今往後,琉球國廢除琉球語,使用漢字,說漢話,穿漢服,用漢俗……等等一系列平等條約。

修整一日繼續出發,一路上雖偶有風暴,但都有早就探明的停靠港口,一路順利達到倭國附近,在大隅海峽附近分成四個船隊,主力艦隊則直奔九州島而去。

……

倭國,九州島,島津氏。

九州島分築前、築後、豐前、豐後、肥前、肥後、日向、薩摩、大隅,共九國,遂稱九州,其中日向、薩摩、大隅三國,皆在島津氏的控制之下,事實上,若不是三十多年前大友宗麟上洛邀,請已經掌握了中央政權的豐臣秀吉出兵25W進攻九州,島津家差點徹底掌控整個九州島。

是的,二十五萬,史稱《九州征伐》。

當然,這所謂的二十五萬大軍,幾乎都是由農民構成,這裏就不得不說說倭國的軍隊體系了。

其所謂大軍,主要由農民構成,使用的兵器以木質的鋤頭為主,或是使用竹槍,至於鐵器,是不可能的了。

精銳步兵,也就是足輕,才有資格使用長槍這種武器。

由於飯都吃不飽,其戰鬥力是十分差勁的,基本只有搖旗呐喊,壯壯聲勢的能力,足輕還能上戰場一戰。

軍隊之中,真正的主力作戰部隊是為武士,就是那些梳著朝天辮,頭發剃的一塊一塊的,背後插著小旗子,身披竹甲,手持武士刀的家夥,其功夫講究一擊致命,快速狠辣,不留余地,什麽一刀流,一刀斬的,畢竟戰場上沒那麽大空間給你閃轉騰挪。

武士是一個階層,是倭國貴族的最底層組成部分,不事生產,由大名供養,專門鍛煉殺人技藝,殺傷百姓是不犯法的,是一國主要的戰力體現,一個大名手裏有多少武士,是其國力的最主要表現形式。

一旦兩國開戰,沖在最前面的都是武士為主,基本上一國的武士敗了,那這仗就沒法打了,基本必敗無疑。

其中原因便是倭國貧瘠,無法像華夏一樣大規模武裝軍隊。

此刻,鹿兒島碼頭一片嘈雜,大量從四面八方調動而來的足輕,亂哄哄地散布在碼頭附近,四處都是這些人搭建窩棚,也沒個統一的規劃,這五千多人顯得雜亂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