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6章 神器(第2/2頁)

“主上英明!”所有人一起拜伏下去。

報紙這事,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難,單單是這種價格低廉的紙張制造便是個大問題,不過,具體的事情被王軒扔給了孫承宗負責,歷史上,孫承宗為人剛正,能力卓絕,還是能讓王軒信任的。

而另一邊,安南售地的事情交給了範文程,這廝奸滑且不要臉,比較適合跟這些世家大族打交道,能拉下臉來談問題,至於銀行問題,王軒扔給了齊弘量,他相對來說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另外,從制度上的監管也比較嚴密,盡量保證不出問題。

當然,這也是為齊弘量好,多接觸各個不同的崗位,未來有利於他更進一步。

同時,王軒也再次感覺到了人才上的匱乏,特別是基層人才上,各種新政策,對官員的需求量變大了太多,與大明固有制度相比,官員擴大十倍有余!

而且在俸祿上,也是大明的現有基礎上的五倍,當然,與此同時,王軒對於貪汙受賄的監察更加嚴密,在處理上,更多針對行賄者。

一旦被查出來誰給官員送錢,便會被判定故意腐蝕,心存不軌,便會被判定有罪,根據送禮數量大小,送禮官員品級給予懲處,這項新法律,從根本上杜絕貪汙,當然,這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杜絕,完全杜絕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王軒看來,面對金錢,受到誘惑是很正常的,這就是人性,而送禮者,抱著的便是投機取巧,不走正路的心,無論從心理上,還是行動上都是在犯罪,而且是主動犯罪,相比於此,官員收受賄賂完全是一種被動行為,在王軒看來反而不那麽可恨。

一面在調整各種政策上的細節,一面等待練兵的進度,一面盯著廣西那邊的各種動靜,既然他們搞這些小動作,那便讓他們搞,正好集中起來一舉殲滅所有反抗勢力,清掃幹凈之後,對未來重整廣西只有好處。

最近這段時間,福建的各個世家跟瘋了一樣到處拉攏人口。

有王軒的貸款政策,經過各種審核,每家貸款量都不小,而且,王軒在一定程度上故意放寬了放款審核條件,就是為了讓這些家夥買更多的地,到時候缺乏足夠的人手去耕種,這些家夥自然會發了瘋一樣去各地弄人口的。

與其王軒自己去操心這事,還不如把壓力都轉嫁到他們身上,相信在家財萬貫和傾家蕩產之間,這些家夥會想出各種辦法的。

子曾經曰過:要調動人們的主觀能動性。

最起碼,這段時間的各種匯報裏,這些家夥通過人情關系等等手段,收買了廣東到湖廣的關卡守軍,和當地大戶,正化整為零地大批往回運送人口那。

是的,雖然大批的邊軍調動會十分麻煩和浪費時間,但是不代表這些世家沒別的辦法。

直接從家丁和當地衛所之中篩選,並且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招募,在湖廣,江西,浙江三地邊境,分別陳兵,少則八千,多則上萬,不求進攻騷擾王軒,但求守衛關卡,防止王軒大軍越境。

對於他們的打算,王軒一眼便看破,這就是想圍困自己,限制自己發展,若想打破這種境地,只能是徹底扯旗造反,不然,必然會被困在這一隅之地。

不過,王軒自己不著急,老馬不是說過,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目著被絞死的危險。

現在,他們不需要面對絞刑架,只需要通過根深蒂固的人情關系網,和大筆的金錢,去徹底腐蝕掉這些軍官即可,又不是什麽大事,無非是放點老百姓過來罷了。

面對這種情況,楚黨後來也多少知道了一些,但卻束手無策,在華夏有句古話,法理不外乎人情,自古以來便是如此,人情關系找到了,無論如何都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誰家還沒三五過親戚不是,更何況是全廣東的大小世家,關系攀起來,便是楚黨的自己人都跑不出去,若是放點百姓過去這種事都要阻攔,那就太不近人情了。

本就是靠關系才能對地方施加足夠影響力的世家,自然不會自損根基,也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了。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對此,王軒只是不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