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4章 聽聽,這是人話嗎!(第2/2頁)

出兵就要花錢,這錢從哪裏來?戶部一口咬定沒錢,愛咋咋地,再要問,便提出要加稅,且不說加稅到底能不能成形,這需要皇帝首肯,或者說,需要皇帝背鍋,關鍵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現在都火燒眉毛了,等是等不起了。

另外一點,這領兵平叛的人也要定下來,四大黨派,推薦的全是別人,領兵作戰,勝了還好,萬一敗了,責任巨大,而且要遠征安南,這簡直就是絕世大坑,都恨不得把對方的人推進去摔死。

最後,還是李善堂發飆,事情才定下來,皆因為有最大一個優點,便是,不要錢!

不用朝廷出錢,但是人員必須有支持,他推薦齊弘量領兩廣總督之職,總管軍政,調動當地力量,出錢出力平叛,畢竟鬧大了,當地大戶必然損失慘重,出錢出力也是應該的,這就看個人手腕了。

另外,他又舉薦了幾個朝中的官員,一同調任過去,輔佐齊弘量。

這些官員都是無名小卒,大家聽都沒停過,自然無所謂,便都同意了。

隨即,一封聖旨當天便發了出去,隨行的還有洪承疇,袁崇煥,太子中允孫承宗三人,另外,從關寧軍中又調動了曹文詔,這四人,都是王軒點名要的,李善堂自然給安排的明明白白。

事實上還有一人孫傳庭,只是現在人在永城做縣令,一時間調動不得。

洪承疇兩人倒是昨天就知曉了消息,而孫承宗接到消息的時候卻一臉懵逼,我,太子中允,調任廣東,參與平叛!?

我好像不認識李善堂吧,更何況齊弘量了,對西南的事情一概不知,調動我過去幹什麽?

不會又得罪了什麽人,這些家夥又要害我吧!

不過……能暫時遠離朝堂這個漩渦也不算壞事,最近四大黨派鬥的越發厲害了,他頗有種早晚被牽連進去的感覺。

這些年,他隱身在太子府中,雖說不受待見,但也有個好處,便是很少被朝中爭鬥牽連,平安度過十三年之久,這十三年,他旁觀朝中爭鬥,心中領悟很多,想來,若是早早踏入朝政之中,此刻不是被貶官在家,就是身不由己,被這如蛛網一般的關系交纏,終身逃脫不得。

這些年多少有志之士,因牽連過深,最後一身才學都用到內鬥之中,致使朝政荒廢,他實在不想落到那等境地。

但,隨著萬歷皇帝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這兩年,孫承宗已經感受到了壓力,各派官員開始有意無意地拉攏他,兩年前,應天鄉試的一件小事,他差點被逐出京城,後來還是被東林黨人劉一燝保了下來,從那一天開始他身上便被迫打上了東林黨的標志。

安南人犯邊,事情緊急,留給三人準備的時間自由一天,第二天,在兵部一同見了李善堂,洪承疇和袁崇煥見到孫承宗倒是很客氣,畢竟大了十幾歲,資格在這裏。

三人稍微熟絡一下,便一起踏上了南下的路,隨行還有護衛,只是,這護衛精良的有些讓孫承宗不敢置信,進了天津之後,忽然要換乘海路,這讓壓了一肚子疑問的孫承宗終於忍不住了,短短兩天,他發現了太多異常。

別說是他,便是袁崇煥心裏明白的也不多,這裏面,只有洪承疇最是清楚明白。

站在碼頭上,那些護衛隱隱將孫承宗和袁崇煥包圍在中間,孫承宗眼皮直跳,笑容有些僵硬地看向洪承疇。

“孫大人不要介意,此次安南入侵,軍情緊急,陸路的話,沒有兩月都到不了廣東,而且旅途奔波,實在太過遭罪,相比,袁兄應該深有體會。”

袁崇煥點點頭,他家便是在東莞那個‘美麗’的地方,進京趕考一次,就跟特麽的長征一樣,每次能活著到京城,他都感覺是一種幸運。

“這坐船就方便多了,出海之後,自然換成大船,一個月便能到達廣東,一路之上吃喝方便,省時省力,所以才選擇海路。”

“至於這次安南入侵,其中牽扯頗多,說實話,小弟也不甚清楚,只知道,危險不大,是難得的一次歷練,待安南平定之後,便是你我飛黃騰達的時候。”。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