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2章 福威鏢局滅門案(第2/3頁)

“至於具體到各個府,便由各位在本府自行掌控局面。”

這一點大家也都明白,這能推高幾家在本府的社會地位,對大家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這最重要的兩點被王軒點出之後,這個海洋事業協會的成立便成為定局了。

這七家在各個府都是上流家族,雖然不是最大的幾個,但實力勢力也都不可小視,王軒也不會找那幾個最大的家族,那不利於他掌控整個協會。

至於剩下建設多少,產出多少的細節問題,大家都不太關注了,慢慢商量即可,反正鹽田的建設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

而且,大家也不是真的賣鹹魚幹,說到底大家賣的還是鹽,只是不直接賣給人吃,只是賣給那些打魚的人而已。

到時候,大家也會把這個出海打魚的業務分給下家,讓利以聯合更多的人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到那時,又會形成一個以鹽業為基礎,造船,生產漁網,打魚,收購晾曬,販運等一整條產業鏈,那時,自然會有整天產業鏈上的人去維護這個產業發展。

王軒只需要從最頂層來發號施令,施加影響即可。

搞定這些事情後,王軒才把目光挪移到造船廠上。

本身福州府已經就有鄭和七下西洋留下的底子,雖然一百來年過去了,但仍然留下許多傳承下來的人才。

王軒滅掉巨鯨幫後,這批人便成為他的囊中之物了。

現如今,當年的造船廠被重新開設起來,再加上王軒在加勒比海盜中積攢的那些造船經驗的指導下,最早一批的改進型小型蓋倫船今天便要下水。

這一批蓋倫船被王軒削掉了艏艉樓,船尾做成了方型,擁有更好的操控能力。

而且,畢竟是商船,在船板厚度上做的也比較薄,生產工序更少,成本更低,能抗風浪即可,不需要考慮戰鬥的問題,即便有戰鬥也是高手之間的決鬥。

這次下水的船都是500噸排水量的小型船只,主要用途就是貨運和積累經驗,至於用於近海捕撈的100噸左右排水的量的船還要排後。

目前,只有六個幹船塢用於制造,更多的幹船塢還在建造之中。

但單單這六艘五百噸排水量的船,在現在的大明來說也是大船了,畢竟鄭和之後禁海,當年那種制造2000噸大船的技術已經被‘讀書人’兵部尚書劉大夏給焚毀了,就是為了防止皇帝重提開海的事情。

雖然江南船舶制造比較發達,海洋貿易也從未停止,但是這與國家無關,錢絕對不能給國家上繳一分!

現在大明用的船普遍還是平底沙船和尖底的雙桅杆小型船只,一般在500料(100噸)左右,千料者幾不可見。

事實上,千料者不是沒有,多數都在豪門望族的控制之中,停靠海島之上,畢竟明末清初的時候,福建廣東一帶的大海盜還可以打的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的一兩千噸戰艦屁滾尿流,若真的都是百噸左右的小船又怎麽可能。

這次新船下水,王軒請了不少福建的豪門前來觀禮,除了之前的海洋事業協會的成員之外,還有很多內陸府的豪門望族,若想把控福建,這些偏內陸的豪門一樣需要拉攏。

在看到那幾十米長的巨大帆船時,這些各大豪門來人一個個驚嘆不已,即便很多沿海做些海貿的也不過多用100噸左右的船罷了,200噸都極其少見,如此大的船大家還是第一次見到。

通過幹船塢登上船,王軒帶著一群人上上下下參觀了一通,三層甲板,可放置大量貨物,如此一來海運的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

這才是大家關心的!

聽王軒說,這種船速度比普通船只快接近一倍,更方便操控,即便逆風,航速也不會下降太多。

此時的大明海洋貿易還處於季風性貿易階段,只有在季節改編的時候才能順著季風往返,比如與倭國的貿易便是一年一個來回。

這便是因為普通的船帆不能保持自己的形狀,產生伯努利效應。

“咕嚕咕嚕……轟!”

隨著閘門打開,幹船塢內湧入大量海水,直至被完全填滿,六艘大船全部漂浮起來,王軒一聲令下,船上三根桅杆上船帆慢慢升起,風力灌注之下,船緩緩朝著海面駛去。

在王軒的指揮下,這艘船開始在外海做起了各種航行試驗,順風,側風,逆風。

這些參觀的豪門之人也不是傻瓜,自然看得出這艘船的好處,但更具體一點能用這種大船做什麽,賺多少錢,大家一時間還是想不明白。

在返航的時候,王軒便提了一嘴,比如運送咱們福建的鋼鐵到其他省份。

由於王軒大力發展鋼鐵產業,現在單單兩個鋼鐵廠的產量便有大明總產量的2/3了,雖然這個量在王軒看來很低,但是整個福建的鐵價已經被打壓下來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