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月光下的感動(2)

烏孤奏響的是二胡經典樂曲《二泉映月》。

他不記得是怎麽學會這首曲子的,但是腦海裏卻烙印得非常清晰,似乎天生就會,熟極而流。

這首樂曲氣象開闊、大氣磅礴、瀟灑蒼勁、細膩深刻、剛柔相濟、感人至深,他非常喜歡,一拿到胡琴,腦海中就浮現出這首曲子,還有各種相應的指法弓法,細致入微,準確無誤。

伴隨著喀喀喀、撲簌簌、哐啷、嘩啦、嘁哩喀嚓等詭異的響動和三個漢子狂砸城門以及“快開門”的叫喊,清越悠揚的胡琴聲忽然響起,如裂帛般,撕開黑暗中凝滯的空氣,響徹天地之間。

隨著樂聲從沉郁到激昂,原來濃得化不開的黑暗漸漸開始湧動,朝著北方退卻。翻卷著壓向大地的黑雲慢慢變得稀薄,雲體開始分裂,有微弱的月光與星光偶爾灑下來,卻又很快被雲層擋住。

守在城門上的官兵原本都戰戰兢兢,在降臨的黑暗中滿心恐懼。聽到有人砸打城門,聲嘶力竭地叫喊著“開門”的時候,他們都把目光投向站在正當中的將軍慕容恪。這位北方第一猛將身穿鎧甲,手執長戟,如山嶽般挺立,明亮的眼睛如往常一般銳利,身上的氣勢是不變的堅定。他聽著黑暗中的呼喊,卻一聲不吭,並沒有下令開門。那些官兵中雖有人心中不忍,卻都明白他是對的。

以前他們就聽說過,有其他邊城的守城官兵心生憐憫,在晚上打開城門,放逃難的百姓進城,結果被暗暗跟在他們身後的亡靈大軍沖進來,殺得整個城池雞犬不留。所以,從那以後,凡是聽到這個消息的城鎮都頒下嚴令,只要黑暗降臨,無論誰在外面,都不準開門。與城中數以萬計的人類相比,城外的區區幾個人根本無足輕重。

此時,城頭與城中都是漆黑一片。點起燈火的家庭都將門窗遮擋得嚴嚴實實,不敢露出一點光亮。在與亡靈大軍的拉鋸戰中,他們都已經清楚,亡靈害怕日月之光,卻並不畏懼火光,甚至還與蛾子之類的昆蟲相似,見到火光就會飛快地聚集過來,不惜一切地往上撲。因此,晚上誰也不敢露出燈光,城頭上更不敢點燃火把。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在黑暗中行動,猶如盲人般熟能生巧,也培養出與夜行動物相似的敏銳。

聽著激情四溢的樂聲,慕容恪最先感覺到黑暗正在變得稀薄。隨著旋律推向高潮,不少官兵都忍不住潸然淚下。想起了在災難中死去的親友族人,想起了淪陷殘破的家園河山,許多年少與年老的士卒都泣不成聲。

慕容恪看著天空中偶爾閃現的幾縷月光,心裏有些惋惜。不夠,還不夠。他已經預感到樂曲即將結束,但這首曲子還不足以劃破黑暗。

烏孤比他的感覺更銳利也更遼遠,卻一直從容不迫。結束了《二泉映月》後,他一刻也沒停止,弓弦一轉,便奏響了《月夜》。

這首曲子舒展柔美,委婉纏綿,全曲講述著月光的美麗風姿,與剛才的《二泉映月》相映成輝,將剛才樂曲在高潮激昂中推動的力量進一步增強。

黑暗如潮水一般,推兩步,進一步,就像海水的潮汐般,退去後又撲上來,努力想要占據這個世界。

月夜之後,烏孤立刻奏出了《光明行》。這首樂曲的旋律激蕩昂揚,熱烈自信,伴隨著類似軍號與戰鼓的樂聲,仿佛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跟隨著光明勇往直前,誓要驅除黑暗,讓光明再臨人間。

烏孤仿佛進入了一種玄妙的狀態,節奏一絲不亂,卻讓人聽出了大軍壓境後施展各種戰術對敵的感覺。

一曲結束,接下來就是《聽松》,氣勢磅礴,豪邁剛勁,猶如呼嘯的松濤震蕩山谷,更仿佛有一位大將軍橫槍立馬,率領大軍沖向敵陣,讓人深刻地感受到堅毅不拔的意志和百死不回的英雄氣概。

在烏孤的樂聲連續不斷地狙擊下,中原大地的黑暗已經潰不成軍。雲層散開,億萬裏河山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之下,無數中低級亡靈受到致命傷害。它們掙紮著發出哀鳴,魂火漸漸熄滅,化為腐朽白骨。高階亡靈只能迅速逃往北方,在“魔眼”的庇護下才保住魂火不滅。

慕容恪看著月光灑向大地,山脊上有無數亡靈慘嘶著倒下,心裏不由得驚喜交集。他立刻率領一隊精銳奔下城樓,打開城門,讓城外的三個漢子進城。

烏雲卻站在父親身後,就是不肯離開。慕容恪沒有強求,執戟站在烏孤身旁,出神地看著前方。

烏孤微閉雙眼,沉浸在樂曲傳達的力量中。他接連奏響了《寒春風曲》、《江河水》、《流波曲》、《病中吟》,在明亮的月光下,蒼茫大地普降甘霖,枯草下長出新芽,荒山上生出新綠,幹涸的江河湖泉湧出清水,映照著月光,使這個夜晚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