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險境(2)

皇帝坐在太監總管堅持攜帶的胡床上,凝神聽完他們的稟報,沉吟片刻後問道:“這麽大的雨,不宜行路吧?閃電河既然洪水泛濫,能搭起橋來嗎?怎麽搭?如果要繞路,要繞到哪裏才能避開洪水?最終不是仍然要渡河嗎?”

“是。”英國公神情凝重,“臣等心憂皇上安危,都認為不宜停留在此,無論如何要想辦法到達承德。”

皇帝這幾年的身子骨都不大好,今年尤其如此,否則他也不會急於冊立皇太孫,從而留下太多隱患。昨天整日騎馬奔馳,吃不香,睡不穩,心裏思慮頗多,宛轉千廻,讓他看上去憔悴了很多,仿佛更加老邁衰頹。不過,他是天下之主,帝王氣度刻在他的骨子裏,在這般簡陋的環境中,面對錯綜復雜的情形,他依然從容不迫。

“太宗皇帝留下祖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他看著眼前這些赤膽忠心的老國公、老將軍、老臣子,微微一笑,“國朝初立時,幾代天子都曾禦駕親征,與北方蠻族鐵騎激戰,取得輝煌的勝利。朕禦極後,天下已經太平久矣,未曾有過機會親臨戰場,十分遺憾。昨日有大批獸潮湧來,朕不能力敵,方才率眾南撤。如今不過是幾個賊子窺視聖駕,意欲不軌,朕有何懼?既不能渡河,那就在此紮營,守株待兔,看看那些匪寇盜賊究竟有何企圖,眾卿可趁機將其一舉剿滅,還一方百姓安寧。”

那些文臣還想勸說皇帝以江山社稷為重,速速回京,老國公、老將軍們卻熱血沸騰,倏地起身,一起躬身行禮,“遵旨。”

他們都是老牌國公與武將世家,先祖們都曾跟隨歷代禦駕親征的皇帝浴血沙場,建立赫赫功勛,才有了他們子孫後代綿延至今的世襲爵位與無尚榮光。那些先祖的畫像至今還掛在淩煙閣,庇護著他們,而他們也不辜負先祖的威名,血戰疆場,出生入死,大仗小仗無數次,完全不會把這些馬匪山賊放在眼裏。之前他們是顧慮皇帝的安全,不敢輕易言戰,但是既然皇上也想將計就計,借機將這些匪寇掃蕩一空,那他們就不會退縮。盜賊畢竟不如蠻夷大軍危險,這是兒孫們建功立業的時候,還可以在皇帝面前增加好印象,對子孫後代的前程有莫大好處,不可放過。

眾臣在雨中散去。很快,那些功臣勛貴家中十四歲以上的兒孫都披掛上陣,分別編入不同的隊伍。這些隊伍的統領與他們各有關系,必要時會重點關照他們的孩子。他們只是想讓家族中的年輕人能立些功勞,可不是讓他們去送死的。

京師三大營和上直京衛的各位指揮使聚在一起開了會,由英國公指派,做好了分工。三大營重點負責保衛,在營地周圍重新布防,並派遣斥候小隊出去,在周邊偵察敵情。上直京衛派人出去伐木搬石,修築營地圍墻。

大雨一直在下,皇帝有些憂慮,“如此雨勢,不知會否引發水災?今年秋天的雨水太多,秋收不會受到影響吧?”

“陛下放心。”隨駕的戶部左侍郎連忙安慰他,“今年南方風調雨順,收成很好。北方各地雖有蝗災、水災、旱災等災害,但都是局部地區,即使減免了當地的賦稅,也無礙大局。再說,風雨的範圍並不會太大,咱們這兒雖然在下雨,別的很多地方都艷陽高照,對秋收並無影響。”

“那就好。”皇帝點頭。這些道理他都懂,只是看見風雨就心憂天下,已經成為明君的本能,“這裏地廣人稀,即便有大雨,造成的災害也不會太大,百姓的生活應該無甚妨礙。”

“是啊。”兵部左侍郎笑道,“這種地方最禍害百姓的還是那些山賊土匪,皇上來此,將那些匪寇剿滅,實是造福萬民。”

皇帝聽了,龍顏大悅,心裏不再憂慮,讓大臣們退下後,把皇太孫叫來,指導他處理政務,批閱奏折。

如果是兒子,皇帝絕不會這麽做,以免增長他們的野心,直至走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但是,眼前是年少的儲君,而且剛剛回歸皇家,在朝中無權無勢,無上榮華都系於皇帝一身,他就沒有那麽多的忌憚了,反而希望孫兒能盡快成長起來,擔負起江山社稷。

既已決定紮營,祖孫倆便移到精致舒適的皇帳,一個教,一個學,其樂融融。

外面雨聲嘩嘩,山間風聲呼嘯,偶爾能聽到山石塌方的轟隆聲,營地裏卻無人驚慌,都有條不紊地做自己的事。

沒有差事的藩王老臣們都在自己的帳篷裏歇息,雖然心裏擔憂,表面上卻都很鎮定。有皇上在,這裏的保衛措施肯定是最嚴密的,再說他們也做不了主,還不如在皇上面前表現好一些,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種天氣,火器都用不了,因此所有火槍都收起來了,三大營和京衛的將士們手執兵器,帶著弓弩,隨時注意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