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秋狩(1)

崇安公主的前夫是十二年前的探花郎,出身名門望族。她挑選這個丈夫,一半是因為他俊美儒雅,令她心折,一半是想拉攏清流名士,為嫡親兄長太子殿下拓展人脈。

這位駙馬才華橫溢,胸有大志,入翰林院三年後打算外放,有嫡公主提攜,未來很可能做到封疆大吏,到時候再回京城,就容易入內閣。這條路相對來說是捷徑,比在京城苦熬日子要好得多。

他有想法,公主也有。崇安公主本就強勢,剛愎自用,不可能離開京城,遠離太子兄長,因此自作主張,掐斷了他的青雲路,不許他外放,只讓他在京中做官。

在京城裏,公主其實算不得什麽,長公主、大長公主多得很,都是公主的長輩,她們的駙馬、子女及其親戚也都要爭取官位。鬥來鬥去,崇安公主並不能事事如意。她的駙馬壯志難酬,想要寄情山水,被公主阻止,想要紅袖添香,美人被公主打死。文弱書生哪裏經得起這些磋磨,沒過幾年就郁郁而終。駙馬的父母悲痛欲絕,又不敢明著責怪公主,只與她斷了聯系,從此不再來往。

崇安公主膝下有一子一女,都不滿十歲,按照族規,孩子都必須留在父族,再嫁時不能帶到夫家。公主再強勢,也不能挑戰宗族規矩,但她有自己的公主府,可以把孩子養在府中,不帶到安國公府去,別人也就不好詬病。

崇安公主本就愛慕蘇東辰英雄本色,眼下又知道他為了保全太子兄長的惟一血脈幾歷生死,對他很是感激,因此表示願意陪他住到安國公府。蘇東辰投桃報李,不忍她與幼子幼女分離,答應住到公主府去。他兒子蘇鈺孟仍然住在安國公府,承歡於祖父膝下。至於新得爵位武寧侯,蘇東辰表示暫時不必建府,也為朝廷省下幾萬兩銀子。

如此一來,皆大歡喜。

如今,安國公府中饋由蘇南辰的妻子馮氏打理,四小姐蘇沁蘭與五小姐蘇惜蘭跟著學習管家理事,內院管事曾媽媽和韋媽媽從旁協助,把偌大的安國公府打理得井井有條。國公府外院仍由原來的老管家和瀝泉掌總,各處管事各司其職,無論遇到什麽情況,始終沒有亂過。

安國公很清楚,這樁婚事就是兒子的保命符,因而給聘禮的時候非常大方。崇安公主是二嫁,不似初嫁時那般規矩嚴謹,聘禮不是擡至午門,而是直接送到公主府。崇安公主看過後非常滿意,對蘇東辰更加心儀。

她已經見過嫡親侄兒南宮極,乍一看仿佛見到了太子哥哥,讓她淚如雨下。問起南宮極這些年來的生活,她對蘇東辰的感激之情無以復加。

她是聰明人,在皇帝隱晦的話語中聽出端倪,父皇想立南宮極為儲君,卻怕蘇東辰未來勢大,南宮極壓不住。若是蘇東辰成為權臣,又手握兵權,他們南宮家的江山社稷就危險了。皇帝想殺了蘇東辰,又有些投鼠忌器,因此希望崇安公主看住蘇東辰,讓他一生都是忠臣,而不是權臣。崇安公主肯定會力保侄兒的皇位,不讓蘇東辰掣肘,同時她也暗下決心,定會做個好妻子,不負蘇東辰的一片忠心。

南宮極進宮後,就沒再出來過。皇帝天天把他帶在身邊聽政,同時還請來大儒名士給他授課,對他悉心栽培。

寧王及其勢力急得不行,想盡辦法扶寧王上位,可是皇上聖心獨斷,不聽任何人的勸說,而且對南宮極的防護嚴密得滴水不漏。

初秋,皇帝正式下旨,立南宮極為皇太孫,入主東宮。

塵埃落定,大臣們反而無話可說了。皇帝占著大義,立嫡立長,乃是祖訓。南宮極是元嫡一脈的嫡長孫,成為儲君乃是正統。皇上的身子骨還硬朗,再當十年皇帝不在話下,到時候二十余歲的南宮極登基,正是少壯之年,不會有“主少國疑”之患。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南宮極成為皇太孫都很光明正大,無可挑剔。

儲君之位一定,京城緊張的氣氛頓時緩解。

對峙的松了弦,觀望的有了目標,保皇派找準了方向,各方勢力暫且偃旗息鼓,三位皇子親王也不再著急,都安下心來努力生兒子。

大家忽然都友好起來,不再劍拔弩張。皇帝也松了口氣,暗中加緊布局,同時全力培養皇太孫。

轉眼間,便是秋狩的時節了。

皇帝帶著後妃,隨行的皇子王孫、勛貴大臣也帶著家眷,浩浩蕩蕩地前往北方的皇家獵場。

京師三大營將軍各率兩萬精兵,先去圍場布防,整修宿營地,驅逐閑雜人等,探查猛獸行蹤,確保圍場安全。皇帝直屬的親軍京衛有一大半隨行,護衛著長長的車隊。

皇帝帶著皇太孫,後面跟著寧王、敬王、端王及其王妃和十二歲以上的女兒,再後面是諸王、公侯等勛貴及其家眷,還有內閣一半的閣老、六部眾臣及其隨員,他們主要是跟隨皇上辦差,大部分都沒帶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