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救眾生化胡為佛(第2/2頁)

在說人類異於萬物,在於智慧開蒙,智慧開蒙能求道,求變,而非自然淘汰之變,人善變,所以長於世間萬類,人能求道,所以貴與世間眾生。

又說人類群聚,有愛子,愛族之德,又有自私愛己之性,人族貴己,個人貴己相沖突,人人自私貴己則害族,害己,又有智慧善變,所以在愛小我和愛大我之間,演化兩性,人欲和道德。

在講述人群之間,若因為貴己而犯人,在物競天擇之中,有是害己,人人侵犯他人,則最害自己。最後由智慧而變,締結契約,達成共識,猶如人群之中集體意識一般,這便是道德。道德亦是貴己的道理。

悟空聽陳昂所述天演變化,人類發展之道,卻是貫通了人類由禽獸到人的演變道理,悟空本是一只天產石猴,混跡於猴群之中,開蒙昧於人類之國,得道德於老、陳、孔三位聖人傳道,卻是見過禽獸自然法理,人類文明,教化道德,至此,終於通達人性,明白人性亦獸,以智慧道德治之的道理,不再與獸性沖突。

他漸悟智慧道德和本性獸性之別,又觸通自然萬物之道,學問之高,天上天下具是少有。他由陳昂處,得自私自利,貪癡嗔之魔性,又由孔丘之處學的人類倫理,禮法殺人之人性,最後得老子清靜無為,道德高遠之神性,道行已經不可計!

尹喜初聞老子道德之言,當真個如癡如醉,恨不得為老子門下走,後來再聽陳昂之學,恐懼莫名,渾渾噩噩不知聽進去了幾成,最後講學散去之時,他慌忙而走,連禮法都不顧了。

尹喜跌跌撞撞,回到官舍,他娘子將他面無人色,心慌氣喘,連忙站起送他服食熱水,問他發生了什麽事,尹喜道:“今真聞得聖人言矣!”

“既是聖人之言,如何如此?”

尹喜待心神稍定,才回答道:“聖人道德之言,寓意高遠,真乃至道,悉臻其妙則智慧通達。是以聖人不察存亡、賢、不肖,而察其所以也。而聖人天道之言……殊為可怖,不敢聽,不敢聽!人不可得……漠然如神。我今日方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而聖人無名。此三者,非人也。”

這邊尹喜走後,陳昂對老子,眾人言曰:“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崇仙尚神,幾無己,猶如草木,雖清凈,實如大樹,風雨必腐;北巨蘆洲者,於天地爭命,為生存多效上古,性拙情疏,學法禽獸;那西牛賀洲者,麻木不仁,安於現狀,幾如神佛玩偶,圈養之家畜;唯我南贍部洲者,個個貴己,尚爭善變,求道發展,不迷仙佛,乃大爭之世,人道之地。”

“正所謂天道尚爭,貴己勿侵,它洲之道德,乃是神仙聖佛之道德,看似神仙教化,實則禁錮圈養,稍有變化,就有神罰扼殺,唯有南瞻部洲,實乃人道發展之地,道德自智慧發萌,得天地變化發展之道,無常道德,乃是道德適應人,適應人道,不斷發展,不斷完善,此乃求道之道也!”

“我憐西牛賀洲眾生,階級固化,人道無從發展,為靈山蓄養,不復為人,實在可憐,聖佛以極樂世界惑人,偏執精神,而脫離物質,狼虎與麋鹿友善,萬物不爭殺而和平,看似解脫,實則沉淪。我有自在大道,可以解放眾生!”

悟空聞言,叩首道:“且問祖師,如何解救眾生?”

“務使眾生人人貴己,狼虎貪殺,官吏殘暴,人多貪癡嗔念,尚爭尚變,如一盤活水,矛盾四起,物競天擇,競爭也,享受也,欲望也,自在也,人人自由,不受仙佛禁錮。然後使其自然發展,不斷進步。以天下大同為目的,仙佛只能教化,而不能強制迷惑人。”

“那西方靈山,禁錮人欲望,實乃大惡,我正要傳法於西天,大興欲望自在之道,怎奈靈山頑固,佛陀愚蠢,大雷音寺內諸佛麻木,貪與人類迷信、供奉,實乃天下之毒瘤,進化的累贅。”

悟空道:“師尊,你要如何?”

“悟空,我們此西去,為的是解放眾生,不是與靈山爭鬥,我知那靈山勢大,如來固執不聽勸誡,你與我西去,壞他佛法,以理念跟他爭鬥。我正是要化胡為佛,混進他教門之中,披他袈裟,壞他佛法,以僧之名,行人之道。他叫眾生人人克制欲望,精修精神,我就要那西牛賀洲眾生人人順從人欲,注重現實。正叫人道西傳,再造化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