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拜真人得名悟空(第2/2頁)

老聃、孔丘、陳昂三人,那一個不是此世智慧最通達之人,一個是道家道祖,一個是儒教先師,最後一個拿文明為棋盤,書寫心中縱橫,實驗文明發展之道,行為喪心病狂,但由此融會貫通的智慧,卻能稱得上是玄妙圓融,半分無虛假的。

他們談論治國之道,子路聽得如癡如醉,談論道德禮法,子路聽得手舞足蹈,忘乎所以。

只有那猢猻,雖然聽得是三教最精妙之論,卻因為不通人道,大半時間都在那裏懵懵懂懂,唯有三人說起天地宇宙,自然造化,萬物之道的時候,能聽出其中妙處出來,喜不自勝,他是通靈石猴,智慧悟性實在是上佳之選,只是心中猴性不改跳脫難定,才耽誤了這個載道之材。

孔丘雖是先賢,但畢竟精力盡在人道之上,對於天道高遠,自然奧妙,就遠不如老聃這個開天辟地的太清真人化身,更別說陳昂這種,數個化身要麽是仙道教主聖人,要麽是神上之神,要麽是窮極自然科學之力的求索者,這等喪心病狂之人。

後來就少說多聽,另有一番智慧發闡。

而那石猴雖然聽人道之事半懂不懂,但他一分學了孔丘像人,一分學了老聃無為慈悲如神,另有一分,被陳昂帶著獸性未蛻,又增添魔性,表面上是個知禮之士,載道之才,內裏一分桀驁不馴愈發深入骨髓,有一份漠視萬物的魔性。

正所謂,神魔人猴皆是我,打破頑石不悟空!

一日,太清真人看那猢猻在門外掃灑,忽然喚它進來,石猴下拜在地,只聽太清真人道:“我與你有些緣分,陳道友之意,我已盡知……我問你,你姓什麽?”

那猢猻擡頭,有些遲疑道:“俺是個天生地養的猴子,如何能有姓名,只指望老師哪一日見弟子勤勉機警,賞賜我一個姓名來!”說罷眼巴巴的看著陳昂。引得陳昂暗自搖頭沒好氣的說:“你看我做甚?我都說過,面前這人算你半個父母,你如何姓不得?”

那猢猻臉色大變:“難道叫俺也性老麽?俺還是個小猴子,只想著長生不老,若是姓這姓氏,回去人家喚我大王,就要加上一個老字,變成了老大王,喚我猴兒猢猻,又變成一個老猴兒,老猢猻!輩分憑分大了一輩。我出海學長生不老之術,如此不引得我那些孩兒們笑話?兆頭也不吉利……”

太清真人笑道:“你既然不想姓老,又想長生不老,那就姓孫罷!”

陳昂也道:“你看上去是個載道之才,內裏卻是桀驁不馴的性子,寧折不彎,日後必是要闖下大禍的,這是你天生的一份兇性,一份頑石的任性,還有自為師這裏學到的魔性。你是個猿猴的模樣,為師也不指望你成道德真人,打破頑石不悟空——你就叫孫悟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