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決戰前兮(第2/2頁)

他擡頭對月,縱聲長笑道:

“我若無力,能死在這樣的豪傑手上,也是一番大幸。”

“柔芷,若是我慘敗身亡,你當為我宣揚此戰,必要天下人不能忘記,有兩位英傑,決戰於聖火之巔,務必讓天下人知道,我死得其所。”

“教主,何出此言?”女子面上浮現動容之色,仿佛擔憂道:“這一戰,還未開始,教主為何先言敗?這可不是我眼中的教主!”

“哈哈哈!沒錯,本教主轟轟烈烈,豈會輕言失敗?我等一會就和鄧和尚閉死關,不到第七層,絕不出關!”方臘大笑道,氣勢凜然不可侵犯。

女子眼中露出一絲隱蔽的喜色,輕聲問道:“若是那人突然來犯,可如何是好?”

“不會的!”方臘笑道:“這等人物,豈會做這樣下作之事?他必然會等著我出關,傾力一戰,勝敗無悔。”

“下一個月圓之夜,就是我與明教教主決戰之時!”

另一邊,陳昂擡頭,看著這無邊月色,笑著對黃裳說道。

他們棲身於當地知府的一座小院內,陳昂每日裏讀書,編書,看不出一絲的緊張,甚至會常常和黃裳討論道學,論述一些武學真諦,黃裳自己飛速的蛻變著,他從陳昂那裏,學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學識。

其中不但有精妙武學,甚至天文地理、上古文字、耕種紡織、琴棋書畫都有所涉獵,許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道理和學問,讓黃裳大開眼界,收獲良多,不下於一次脫胎換骨。特別是陳昂的《金匱要略》,堪稱黃裳所見過,最為精妙絕倫的醫術和武學。

“學士治學,讓我高山仰止啊!”黃裳撫摸著《金匱要略》淡黃色的書皮,嘆息道,“自從看得此書以來,學士三易其稿,增訂整理了許多,現在想一想,這樣修正所學,日進月異,才是治學之道啊!”

陳昂笑道:“你也可以著成一書,備述自己所學,流傳於後世!”

“我若也寫這一本書,只怕是東施效顰,貽笑大方罷了!我的學問,未超前人所述,哪用得著寫一本書呢?”黃裳自嘲道:“要是寫出來,不過是一本《萬壽道藏大綱》罷了!或許等到我將學士所傳,融會貫通,才有這一天。”

“《萬壽道藏大綱》有趣!不如你寫一個武學版的,就叫《九陰真經》如何?”陳昂忽然搖頭大笑,“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余!你要是寫這一本書出來,我一定要為它提序。”

“學士何處此言?”黃裳驚詫道:“這一本武學《大綱》,論精深不足,論廣博不夠,不過是我一人的囈語,學海無涯,我只求慎獨之心,行專研之事。為何要分心武學?”

“你可是禁武殿的司都,江湖之事,你還逃得了不成?”陳昂笑道:“別的先不說那麽多,回去,你先把大內武庫整理出來,對庫內武學,進行批注,刪改,先寫一本《大內武學綱要》再說!《九陰真經》,就等到日後,你有心之時,再來備述吧!”

黃裳盡管有些不情不願,但還是答應了下來。

陳昂看見他這一身文人做派,暗自嘆息,如果沒有那一場復仇,黃裳又會走到哪裏呢?沒有了崢嶸和狠戾的情緒,《九陰真經》還會有下卷嗎?

黃裳一身所學,早已已經脫離了《萬壽道藏》的範疇,經過這一次武庫武學的洗禮,想必他的武學積累,已經堪稱深厚,所差的,就是四十年的枯寂,專研。

身為朝廷第二大打手,江湖大魔頭,必然會歷經腥風血雨的黃裳,定然會在武學上,攀至未知的巔峰,那樣的《九陰真經》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