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糖紙舔一次就丟的成功人士

自從招募了賈老頭之後,早餐村的發展是日新月異。

除了常住人口和村民屢創新高,集市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賈老頭帶人搭建了簡易的標準攤位,規定了每個攤位占地的大小,規定了出攤的時間和收攤的時間,還開始收納攤位的管理費用。

而莊園的糖,已經成為藍石葉內星的硬通貨,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慕名而來,人流也代表著商機,很多勢力,甚至在早餐村附近建立了崗哨,最近已經出現了大宗物資交易的雛形。

早餐村的周邊,被賈老頭帶著村民們,開墾出來了很大一片土地,種植上了藍石葉內星本地的作物。

農人對於作物,有一種本能地分辨能力,他們通過簡單地品藏,似乎就知道,哪種作物能夠種植,能夠高產。

而在農人們開辟的田地外圍,還有大量的遊民聚集,分成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聚集地,雖然簡陋,但也在努力效仿早餐村的規則,賈老頭並沒有驅趕他們,反而培訓了幾個學徒,幫他們建立秩序、建立組織,莊不遠覺得一不小心就要星火燎原了。

而這些遊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夠加入早餐村,什麽苦活累活都搶著幹,不過賈老頭也不算是苛待他們,至少能保證他們吃飽飯。

根據賈老頭的估計,早餐村附近聚集的人口,加上流動人口,已經上萬人。

龐大的人流,也催生了更多的交易需求。

這些遊民本來都是一窮二白的,身無長物,別說莊園幣了,連莊園幣的一個碎渣渣都沒有,一般來說交易只能以物易物。

但是他們的物資也太貧乏了,想要吃個鳥蛋,得從柴火換到襪子,從襪子換到草帽,從草帽換到拖鞋,從拖鞋換到樹果,再從樹果換到塊根,這才終於遲到了鳥蛋。

說不定換著換著,換到草帽就餓得受不了了,直接就把草帽吃了,連樹果都堅持不到。

浪費精力,又浪費體力。

最近,莊不遠賣到藍石葉內星的糖,已經豐富了好多品種了。

不過流放紀元的人,還處在吃糖的初級階段,對甜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越純粹的糖越受歡迎。

所以除了方糖之外,最受歡迎的,是一種簡易糖紙包裝的棕色糖塊,大概是現在給小朋友都不吃的那種。

對遊民們來說,吃糖是挺奢侈的一件事,一顆糖,就算是吃光了,糖紙也不舍得丟,饞了就拿出來舔舔。

而這糖紙花花綠綠的,特別漂亮,搜集起來,就算是看看,也是心情愉悅。

不知道什麽時候,突然間糖紙就流行了起來,也不知道從誰開始用糖紙交換物品,但在不知不覺之中,糖紙就變成了一般等價物,也就是貨幣。

一張糖紙,能換兩個小型鳥蛋,一小捆柴火,一頂全新草帽,半只舊襪子……

賈老頭是在一天早上,一名流民用糖紙買肉食時,才發現這種自發性的貨幣,他覺得這種交換方式,很適合在早餐村推行。

所以他立刻為這種貨幣進行官方背書,推出了“集糖紙換糖”的活動。

十張糖紙換一顆方糖,這就把糖紙的價值,等值為了十分之一塊方糖。

賈老頭並不是什麽經濟專家,他只是下意識地這麽做了,但這一點也恰好暗合了貨幣本身的發展軌跡。

糖紙作為貨幣,也有其優點。

首先,塑料本身比較堅韌,不易損毀。

其次,地球制造的塑料糖紙,流放紀元是無法偽造的。

第三,糖紙的總量是受到限制的,而賈老頭的“集糖紙換糖”的活動,也恰到好處地回收了在市面上多余流通的糖紙。

雖然它也有缺點,譬如它本身其實也是一種貨物,是糖塊的包裝與附加品,但黃金本身也是一種商品,並不影響它的流通。

在“糖紙”成了早餐村的官方貨幣之後,整個早餐村的人,就像是幾十年前,物資匱乏時的農村孩子一樣,瘋狂地搜集糖紙,他們把一張張糖紙小心翼翼地收起來,平展展地藏在木匣子裏,壓在石頭下面,有人攢夠了十張,就迫不及待地去兌換,有人則享受著糖紙越積越多,越來越厚的喜悅。

不過,貨幣不能只有一種,必須有不同的面值方便流通。

迄今為止,流放紀元流通的兩種貨幣,時間之血和莊園幣,面值都極為巨大,完全不適合流通。

既然已經有了“糖紙”這個標的物,自然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完善。

在流放紀元,一枚糖紙的購買力如果轉換成州內幣,大概是一元錢。

初期不用太復雜。

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一個“五元錢”或者“十元錢”,就可以很方便地流通了。

不過這次,可不能再如此隨意地用糖紙來當貨幣了,必須更有辨識度,更能體現出早餐村特色,體現出莊園的風格,換句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