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龍騎兵(第2/2頁)

“篤——篤——篤——”一支令人驚艷的龍騎兵正從遠處奔來,為首的黑色戰旗迎風招展,紅色的旗旌尤為醒目,旗面上是紅色的大字“唐”。

龍兒是北山龍,長約一丈五,身體飽滿而緊致,大眼小頭,脖子纖細而修長,一條長長的尾巴在身後保持平衡。它們的大腿很短,卻支撐著所有的腿部肌肉,修長的小腿和腳趾完全由肌腱來帶動,這種構造讓雙腿非常輕便靈活,極其適合疾速奔跑。此時,它們的趾爪安上了鐵皮制的爪套,小腿打上了綁腿,絡頭上的大當盧護著龍腦袋的正面,比較脆弱的龍頸脖處也套上了鎖子甲。

“壯哉!”嘲風看得入迷,喃喃道,“威武,真乃逐虎驅狼之師。”他看著那些騎手威風凜凜地騎著北山龍疾速前進,忍不住誇獎道,旋即又注意到那些精妙的龍鞍,不同於自己見過的馬鞍,龍鞍作了很大的改良。北山龍的臀部一般比較寬,鞍褥也隨之擴大,它使騎兵的身體重量更加均衡地分布在龍背上,避免造成過於集中的壓迫,從而緩解了龍背部的負擔,使坐騎的壽命大大延長。北山龍是雙腿奔跑,龍背更加顛簸,因此前後鞍橋更加凸起。龍鞍前部可以放一些特定裝備,韁繩的角環也變得復雜,平時還要用來懸掛橫刀、幹糧等。此外,龍鞍兩側還搭配有龍鐙,這又使騎兵獲得了極大的支撐力和平衡力,龍鐙在戰場發揮的作用更是決定性的。

嘲風越看越激動,貓瓦按著他的背,生怕他看得入迷又站了起來。

為首的將帥面容略顯瘦削,帶有一股驕悍之氣,而身後的三十六騎,眼神同樣決絕剛毅。他們十年來勤操苦練,過著刀口舔血、劍尖搏命的日子。無論主帥的令旗指向何處,縱然是龍潭虎穴,也照闖不誤。

他們突然用力一夾龍腹,鞭子狠狠抽在龍臀上,胯下坐騎頓時如出海的蛟龍一般,直直地向涅子一行人的藏身之處狂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