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突破(第4/5頁)

好在擔心沒有成為事實。在剛開始的時候,看起來,這條狗的確不是太適應。它不停地渾身撓癢癢,要麽就是漫無目的地到處亂跑狂吠,搞得有兩次被人踢了幾腳。最重要的是,它不知道到哪裏找吃的東西。大家想起來,它在地球時主要吃狗糧,有一個固定的食盆。在雲球中,它找不到那個食盆了。雖然這樣,但意識場在工作,這是好消息,只是它還有些迷茫。所有這些,出現的所有這些不適應現象,大家顯然都有預料,曾經有很多雲球動物經歷了這一切。

中午的時候,那條狗逐漸平靜下來了。也可能是累了,它睡了一覺。下午,它開始慢慢地尋找食物。盧小雷把雲球時鐘調快了一倍。兩個小時後,看到它適應得越來越好,就又調快了一倍。一直到晚上,看起來都沒有什麽危險。

晚上仍然有人留守。盧小雷前一天幾乎沒有睡覺,但堅持留了下來。雲球時鐘調快了一些,一個月相當於地球的一天,這差不多是默認值的一百分之一。第二天早上,那條狗還活著,而且看起來很健康,似乎情緒也不錯。

最終,雲球時鐘調到了默認值,十年相當於地球的一天。在那一天裏,上午剛剛過了一半,那條狗就死了。無論這幾天,雲球系統的時鐘如何調整,按照雲球內的時鐘計算,它已經九歲了,基本上是地球狗的平均壽命,也和雲球狗的平均壽命大致相當。所以,它的死,沒有看出有什麽明顯異常。大家都認為,可以把它定義為壽終正寢。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腦科學所還開發了一種儀器,叫作意識追蹤儀。和意識探測儀不同,意識追蹤儀用一種共振波來追蹤既定的意識波。開發這種儀器的目的,就是追蹤遷移到雲球中的意識場。雲球機房中的意識波實在太多了,原來的意識探測儀檢測到的東西太多,導致的結果是,實際上沒有任何用處。

這幾天,腦科學所的意識追蹤儀一直在追蹤這條狗。數據證明,這只狗的意識波,除了在意識場剛剛遷移到雲球中時,發生過一小段時間的抖動以外,後來的日子裏,其變化曲線基本符合地球上狗的意識波變化曲線。在地球上,意識場的發現迄今為止也還不到一年,腦科學所並沒有任何一條狗一生的完整意識波曲線,所以,這是一個不完整的答案,但大家已經非常非常滿意了。

接著,又連續進行了二十六次實驗。這些實驗,涉及另外五條狗、兩只貓、三匹馬、一頭牛、一頭豬、兩條魚、兩只鳥、五只猴子和五只大猩猩。所有動物的意識場都由意識機帶進機房,並沒有什麽真正的動物來過這裏。

一切都很順利。

在這些實驗過程中,都有將雲球時鐘調慢進行觀察的時候。不過到後期,他們也進行了快時鐘的實驗。只在意識場遷移的時候將雲球時鐘調慢,調到和地球一致。一旦意識場找到雲球宿主遷移成功,他們馬上將雲球時鐘調回到默認值。到目前為止,在實驗中沒有發現時鐘變化會導致任何問題。

很自然,下一步開始的實驗,是將遷移到雲球中的地球動物的意識場重新遷回到意識機,進而再拿回腦科學所,遷回到原來的地球動物空體中。這些實驗都順利得出乎意料。在一個月的時間裏,他們迅速完成了四十例實驗,全部成功,沒有碰到任何異常。

還有比雲球人更合適的嗎?

這是呂青說的話,說這話的時候,她緊張地看著任為。那天,任為第一次聽說世界上還有意識場這麽個東西。

答復了!呂青答復了柳楊。衛生總署的立場是,人類實驗不能碰,雲球人可以。還有比雲球人更合適的嗎?

然後,柳楊就出現了。腦科學所的大批人馬,就出現在地球所,再也沒有離開過。好像這裏是他們的某個實驗室。以前,地球所求著他們出現,幫忙分析雲球人的思維日志,可是他們端著比天還大的架子。但是,自從這次出現以後,他們就沒有架子了,而且,就這樣賴著不走了。

也許這麽說不公平,任為也並沒有攆他們走。其實,說什麽攆他們走呢?任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麽。

不管任為在想什麽,地球所很多人還是很歡迎腦科學所的到來。比如張琦,應該是最歡迎的人之一。面對著孫斐的眼淚,張琦雖然沒有用笑容應對,但是任為知道,在他心中,為了這一切的進展,一定感到十分欣慰。

還有比雲球人更合適的嗎?這句話預示的日子遲早會到來。任為內心一直拒絕去想,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會是什麽場景,自己又會如何表現。但這一天終於還是到來了。

場景很普通。柳楊在SSI裏給他留了一個言,說:“明天,我們要從雲球中解綁雲球人的意識場了。”沒有任何多余的解釋,也沒有要請求他同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