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紀元(第6/12頁)

但童話世界很快消失了,灰色的現實又回到了山谷。

隨著新鮮感的消失,開荒勞動的強度開始顯現出來,孩子們一天幹下來累得筋疲力盡,回到帳篷裏倒在行軍床上不想起來。晚上山谷中一片寂靜,再也沒有歌聲和笑聲了。

小國家之間的自然資源差別也顯現出來,雖然相距不遠,但有的國土土質松厚,開墾容易,有的則全是亂石,費半天勁也開不出多少地來。太陽國的國土屬於最貧瘠之列,不但山坡上土質極差,最要命的是河灘太寬。指揮組有一個規定:較平整的河灘只能作為居住地,開荒必須在山坡上,在河灘裏開出的地不被承認。有的國土山坡距小河較近,可以排成一個人鏈向山坡上傳遞水桶澆地,這是一個高效省力的辦法。但太陽國寬寬的沙灘拉大了小河與山坡的距離,排不成人鏈,只能單人一桶桶地向坡上提水,勞動強度增大了許多。

眼鏡這時提出了一個設想:在小河中用大石塊築一道壩,河水可以從壩上漫過或從石塊的縫隙中流走,但水位也相應擡高了;再在山坡下挖一個大坑,用一條小水渠把河水引到坑裏。於是太陽國抽調了10名壯勞力幹這個工程。工程一開始就遭到了下遊巨人國和藍花國的強烈抗議,雖然眼鏡反復向他們解釋壩只是擡高了水位,河水仍從壩上流過,不會影響下遊河段的流量和水位,但下遊兩國死活不答應。華華主張不管它們的抗議,工程照常進行。但曉夢經過仔細考慮後認為,應該搞好與鄰國的關系,從長遠考慮不能因小失大,同時小河是山谷世界的公共資源,與它有關的事情都很敏感,太陽國應該在山谷世界樹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眼鏡則從實力方面考慮,雖然呂剛一再承諾一旦與下遊兩國爆發沖突,軍隊能保證國家的安全,但人家畢竟是兩個國家,輕率挑起沖突是不理智的。於是,太陽國放棄了原工程計劃,在不建壩的情況下挖了一條引水渠,這樣水渠要比原設計挖得深一倍,引到山腳下坑裏的水也比原來少得多,但還是使開荒效率提高了很多。

現在,太陽國似乎引起了指揮組的注意,派駐太陽國的觀察員除張林外又增加了一個人。

第三天,各種糾紛和沖突在山谷世界急劇增多,大部分都是由自然資源分配和易貨貿易引起的,孩子們對沖突的調解是沒有什麽技巧和耐心的,山谷中開始出現槍聲。開始這些沖突都局限在小範圍內,還沒有擴大到整個山谷世界。在太陽國這一帶,局勢相對平靜,但下午由飲水引起的沖突徹底打破了這種平衡。

小河中的水渾濁不堪,不能飲用,而山谷世界中隨生活物資配發的飲用水數量是一定的,但分配不均,有的小國家占有的飲水數量是其他小國家的幾倍甚至十幾倍,這種分配的差別遠大於其他物資,顯然是策劃者有意設置的。開荒的成果只能換取糧食而不能換飲水,所以在第二天以後,飲水問題成了一些小國家生存下去的關鍵,自然也成了沖突的焦點。在太陽國周圍的五國中,銀河共和國占有的飲水量最大,是其他小國家的近10倍。它對面的毛毛蟲國飲水首先耗盡,那個小國家的孩子幹什麽都無計劃,揮霍無度,開始因懶得去河裏取水,洗臉洗手都用飲用水,結果早早就陷入困境。於是他們只好與河對岸的銀河共和國談判,想通過易貨貿易來換取飲用水,但對方提出的要求讓他們絕對無法接受:銀河共和國要毛毛蟲國用土地換水!

這天夜裏,太陽國從對岸的伊妹兒國的一個孩子那裏得知,毛毛蟲國向他們借槍,一借就是10支,還借子彈,並聲稱如果不借就向他們開戰。毛毛蟲國的45個孩子中就有37個男孩子,自恃軍力雄厚,而伊妹兒國正相反,三分之二是女孩兒,根本打不了仗,他們不想惹麻煩,加上毛毛蟲國答應他們的優厚條件,就把槍和子彈借給他們了。第二天中午,毛毛蟲國的國土上響起了槍聲,那些男孩子在學習射擊。

在太陽國緊急召開的國務會議上,華華這樣分析形勢:“毛毛蟲國肯定要發起對銀河共和國的戰爭,從軍事實力上看,銀河共和國肯定戰敗,被毛毛蟲國吞並。毛毛蟲國本來就有大片優良的山坡地,再擁有銀河共和國的飲水和武器,那就十分強大了,遲早要找我們的麻煩,應該及早準備才好。”

曉夢說:“我們應該與伊妹兒國、巨人國和藍花國結成聯盟。”

華華說:“既然這樣,我們還不如趁戰爭爆發之前,把銀河共和國也拉入聯盟,這樣毛毛蟲國就不敢發動戰爭了。”

眼鏡搖搖頭說:“世界戰略格局的基本原理是勢力均衡,你們違反了這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