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2/17頁)

聽完鄭能諒一通亂彈,秦允蓓繼續小心求證:“真的沒關系?他可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無論哪個女生說跟他是普通朋友關系,她男朋友都未必信哦,就算信了,也有近墨者黑的顧慮,難道你就一點不介意?”

鄭能諒搖搖頭:“你想多了,我雖然對他人品不太贊賞,可還不至於恨烏及屋。就算當過他的女朋友,也不代表和他一樣黑。”

秦允蓓哈哈一笑:“你可真是大度,難怪名字叫能諒,什麽都能原諒。”

“那是,所以就算你答應做他的女朋友,我也不會對你有什麽看法的。”一絲壞笑浮上鄭能諒的嘴角。

“去去去!他跟我套近乎而已,又沒明說要我做他女朋友,說不定他看上的是你呢,只不過借取悅我來接近你。”

“……你可真敢想。”

“女的玩膩了,換換口味咯,這些學生精英的想法和趣味本來就和常人不同嘛。”

“那我得趕緊變性去……”

與兩位當事人惡搞自娛的反應不同,華泰嶗一聽說裘比軾追求秦允蓓的事,頓時出離憤怒:“簡直欺人太甚!後宮都爆滿了,還要對我兄弟的女朋友動歪腦筋!這家夥會勾女孩子有什麽了不起的,將來等我有錢了,一定勾得比他更多,見人勾人,見神勾神,指哪勾哪,一勾無余,勾三股四弦五,勾無數美女盡折腰!”

盡管鄭能諒並沒有把裘比軾當成情敵,但局外人尚且如此激憤,他也不能太無動於衷,於是大筆一揮,向校報投了篇千余字的小品文——《性情中人西坡先生的女友分類法》。這是個十分隱晦的標題,因為裘比軾給自己改名為“比軾”的初衷就是向大文豪蘇東坡致敬,“西坡先生”便是鄭能諒送給他的“雅號”;而裘比軾生活的每分每秒都與“情”和“性”密不可分,無疑是“性情”中人。

文藝青年大多這樣,說話總是拐彎抹角,一來顯得有內涵,二來免得惹麻煩——多數時候,後者才是主因。鄭能諒這麽寫,就是為了能順利通過校報責編的審核。責編也不是吃幹飯的,一眼就看出此文諷刺的是學生會裘會長,雖然私底下笑得嘴角都裂開了,卻不得不當著眾同事的面大義凜然地將它丟進廢紙簍,再啐上一口唾沫道:“垃圾!”

這篇文章內容很簡單:在某大學文學社擔任社團骨幹的萬人迷“西坡先生”最近很苦惱,因為太受歡迎,導致其女朋友的數目變成了一個呈等比數列快速增長的非素數,搞得他傻傻分不清楚,經常出現牛頭對上馬嘴的誤會,於是潛心研究,發明出一套“女友分類法”,給女友們對號入座。比如,一個姑娘被定義為“西坡先生的第NB9805號女友”,就可以這樣理解:頭兩個字母代表姑娘目前的社會身份,NB不是說她很牛逼,而是指“內部”,意思是文學社的內部人員;同理,WY不是指網易,而是“外院”,外語學院;LG也不是韓國金星社的標志,而是指理工學院……這些代碼涵蓋了西坡先生的足跡到過的每一個角落;而“98”這個數字,代表的則是這位姑娘是1998年入學的;至於“05”,就是她在西坡先生的“後宮”中的資歷和輩分了——整個編號的意思就是:此女為西坡先生在文學社裏發展的98屆的第5位女朋友。從此,哪怕西坡先生換女朋友比換襪子還勤快,也不會搞糊塗了。

雖然校報斃掉了這篇文章,但它還是通過別的渠道在校園裏悄悄流傳開來,風靡一時。文中提到的“女友分類法”還引起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幾個月後,西都大學商學院管理系毅然摒除門戶之見,將年度“應用創新獎”頒給了外語學院應用外語系的鄭能諒。

受到鼓勵與啟發的各系才子們對“裘比軾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施展平生所學,各抒己見,《一個蘿蔔百個坑》、《論能者多勞在校園愛情資源優化配置中的科學依據及哲學意義》、《茶壺茶杯辯證法與兩性關系之關系》、《人中泰迪,馬中種馬》……一篇篇腦洞大開的論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學術界的春天悄然來臨。

鄭能諒本來只是借機吐槽,沒想到能獲獎,還引起了連鎖反應,更意外的是,這些連鎖反應無論褒貶,最後都只造成了一種結果:裘比軾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和擁躉。

秦允蓓也覺得很驚訝:“簡直不可思議,你那篇《西坡先生》所發揮的諷刺作用遠不如宣傳作用大,反倒幫裘比軾成了明星。”

鄭能諒無奈地笑笑,道:“恐怕是逐臭之癖和獵奇之心在作怪吧。”

秦允蓓還是無法理解:“咳,我一直以為這種荒唐現象只有小說裏才有。”

“呵呵,”鄭能諒從書架上抽出一本舊書,邊翻邊笑道,“以前看金庸的小說,總覺得先生異想天開,比如韋小寶怎麽能有那麽多老婆,段正淳又如何同時跟多名情人相好而遊刃有余?現在看到我們裘會長在感情上的暴飲暴食,我才發現,原來《鹿鼎記》和《天龍八部》其實都是報告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