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2/5頁)

受害者是一名在向日葵活動中心當兼職服務員的大二女生,用服務台的電腦上校園BBS時邂逅了一位頭像頗似織田裕二的帥小夥,聊得很投緣,便相約當晚在“神秘花園”最偏僻的一座涼亭裏見面。深夜下班後,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前往約會地點,一見對方,登時花容失色,這不是在活動中心看門的保安小朋嗎?當保安也就算了,可那張臉實在打了太大折扣!好好的《東京愛情故事》瞬間換成《巴黎聖母院》,她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轉身要走,孰料對方可沒卡西莫多的品格,搖身一變成了克洛德,劫財又劫色。

小朋隸屬於校保衛處,受裘比軾雇傭在向日葵活動中心兼管治安,如今在工作地點作案,受害者也是活動中心的工作人員,有點棘手。校領導要照顧學校的面子和受害者的情緒,校保衛處要照顧隊伍的形象和處長的飯碗,裘比軾要照顧向日葵的生意和自己的收益,三方一拍即合,將事情捂了下來,迅速辭退了保安小朋,同時給了受害者一大筆錢並答應保送她讀研。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雖然處理得很及時,但關於此事的多個版本漸漸在校園裏流傳開來,在那個沒有“人肉”技術的年代,甚至有人查到了作案者保安小朋的身份,說得有板有眼。校保衛處也不是吃素的,迅速出來辟謠,一口咬定保衛處從來沒有雇過什麽叫“小朋”的員工,只有一個外號叫“小月月”的女保安,而且早就回山西老家結婚去了,至於保送讀研之類的事,純屬子虛烏有。

質疑之聲並未因此平息,深感力不從心的保衛處長只好請裘比軾“拉兄弟一把”。一條船上的裘比軾也想幫忙協防,可他深知一旦正面回應反而不打自招,便讓人在校內目前發行量和影響力最大的《西都風》雜志上寫了一篇對比中外名校校園文化的文章。此文乍一看是在品評名校人文,實則另藏玄機,前面先中規中矩地介紹了哈佛、牛津等幾所世界名校的校園文化、管理模式等,行文過半,自然而然過渡到了西都大學,提及本校的管理文化,又輕描淡寫地列舉了學校歷年來取得的一些管理成果和榮譽,接著筆鋒一轉,重點來了。

有兩個重點,一個是西都大學的安全管理體系,作者從西都大學以人為本的建校理念寫起,寫歷屆校領導如何關心師生生活、重視安全工作,寫規章制度建設如何持續推進,寫校園硬件設施和生活環境如何不斷改善,寫校園的安全指數如何節節攀升,寫師生們的幸福指數如何突飛猛進,尤其強調了校保衛處在其中所發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高度贊揚了校保衛處的管理規範、業務精湛以及工作負責。另一個重點,是西都大學的學術管理體系,作者同樣按照從宏觀到微觀、從過去到現在、從領導到師生的思路闡述了一通,論證了西都大學學術管理的規範性、科學性和透明性,讓人看了心服口服,感慨萬千。

前一個重點巧妙地否認了“神秘花園”事件,排除了保衛處保安作案的可能性;後一個重點婉轉地回應了受害者被保送讀研的傳聞,駁斥了幕後交易的荒謬性。以《西都風》的銷量,大多數學生都會看到這篇文章。以大學生們的理解力,大多數看過的都能讀懂文中的弦外之音。以此文作者的身份,大多數讀懂弦外之音的都知道該怎麽做了。學生會裏能寫出這等文章的只有一人,大多數讀者不用看署名就能想到“俞呈裘”三個字。此人是學生會的筆杆子,擅長八股、軟文,與大“詩人”何戚遼、學生會主席裘比軾合稱“西都三才”。他的本名叫俞呈龍,寫文章署名也是俞呈龍,由於他尊重上級,每次寫完稿子都要當面呈交裘比軾審閱,所以大家都戲稱他為“俞呈裘”。也正因如此,他寫的文章所傳遞的自然是來自校方高層的信息,學生會如此大張旗鼓又隱晦含蓄地辟謠,識相的聰明人便紛紛收聲不語了。為了幫助那些不聰明的人,裘比軾又讓另一名宣傳骨幹在《西都大學校報》的醒目位置發布了一則學生會召開例會的報道。此類消息出現在校報上本來很尋常,但這次的內容很不尋常,分管紀律和德育工作的副校長肖勉滸到會並做了重要發言,強調了作風紀律的重要性,批評了一些不良現象,並重申了校方對於違反校規校紀行為的嚴肅態度,要求學生處、團委等部門加大管理力度。考慮到不聰明的人的悟性,報道中對肖副校長所批評的“不良現象”進行了舉例,特別指出,新生軍訓才過去沒多久,不少學生的遵章守紀意識就明顯淡化,不專心學業,到處散播小道消息,人為制造混亂緊張的氣氛,擾亂校園管理秩序,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