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3頁)

然而不是每一門學科都可以用這方法,也不是每一名學生都能將其運用得遊刃有余,所以無論準備得多麽充分,老師們還是心裏沒底,一個個像等在婦產科手術室門口的準爸爸,恨不能親自出馬。由此可見,高考的確是件大傷元氣的活,基本跟生孩子一樣,一輩子來一次就很了不起了。

倒計時還剩二十天,正是個月圓之夜。晚自習一開始,郝主任就出現在高3(1)班的講台上,一雙征服過無數高三畢業生的飽含深情與權力的富有感染力的眼睛堅定地掃射了一圈,沉默了幾十秒,便抑揚頓挫地發出了總攻的動員令:“同學們,還有493個小時零25分鐘,你們就要上戰場了!眾所周知,我們學校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省重點中學、省優秀基層黨組織、省植樹造林先進集體、市精神文明建設示範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縣愛國衛生月模範崗、縣“愛護公物”專項活動先進集體……年年高考升學率都在全市乃至全省名列前茅。今年,作為整個高三年級的旗艦班,你們就是領頭羊,是王牌軍,你們的表現,將會影響整個年級的鬥志和信心,將會決定整個學校的榮譽和存亡。教書,你們不行;考試,我不行,二十天後,人生之路是走向光明還是墮入黑暗,名校之光是錦上添花還是毀於一旦,全看各位的生死一搏了!”

如果郝主任的聲音再多一絲陽剛之氣,或者配上《精忠報國》之類的音樂,學生們肯定會熱血沸騰,當場撕碎衣服在背上刺起文身來。然而就差那麽點興奮劑,月圓之夜的氣氛又比較婉約,窗外微微顯出一絲亮色,月亮呼之欲出,這個情境下,會撕碎衣服的恐怕只有狼人。

郝主任只顧自己爽完就好,一臉滿足地結束了發言,風度翩翩地踱出了教室。學生們剛要松口氣,“咣當”一聲門被撞開,歷史老師碩大的身軀從外面塞了進來,那洞察中國古代農民起義局限性的左眼和寫滿文藝復興輝煌成果的右眼交叉火力,所向披靡,讓眾人的神經又緊繃起來。他擡頭望了望夜空,擲地有聲道:“良辰美景,我們就因時制宜,講一講這月亮和中秋節的故事。”為了讓學生們深刻體會中秋節出現的歷史必然性以及存在的現實合理性,他傾盡平生所學,一段美妙浪漫的有關中秋節的歷史從那張裝滿了歷史發展規律的嘴巴中綿綿吐出,催人入眠。將近一個小時,他才講完離場,在門外守候多時的數學老師馬上無縫對接,風風火火地沖上演講台。數學老師的聲音和個頭正好成反比,他一開口,滾雷般的環繞立體聲震天撼地,反應慢的同學當場墜入桌底。他不屑地用等腰三角形的眼睛白了一下,接著拿直角梯形的鼻子哼了一聲,又微微聳動矩形的厚嘴唇,最後轉過橢圓形的臉,在黑板上迅速地列出一大串數字,開始津津有味地向學生們介紹一切跟月亮有關的數學知識。他用翔實的數據論證了為什麽月亮能掛在天上而不會突然砸到人們的餐桌上,為什麽月亮看上去像月餅而不會像VCD或者拖拉機。此時,課堂上終於響起富有節奏的層層鼾聲,動感十足,余音繞梁。他們還真的不是故意的。數學老師鄙視地嘆了口氣,一甩洋溢著射影定理和楊輝三角公式的頭發,扭過寫滿平行線公理及體積方程式的身子,揚長而去。

然後老師們大聯唱似的一個接一個走進教室,相繼發表了各自關於中秋節和月亮的專業見解。化學老師分析了月亮的土壤成分並對月亮與太陽發生化學反應是否會變出地球的猜測進行了探討。物理老師饒有興致地介紹了月亮的物理特征,同時嚴謹地指出,吳剛砍伐桂花樹如果使用電鋸會比用斧頭提高十倍的效能。生物老師義憤填膺地譴責了吳剛破壞月球生態平衡的卑鄙行徑,揚言要去聯合國環保署控告他,希望學生們能為他籌集路費。地理老師則冷靜地斷言,根據月球表面的地形和土壤特性是不可能長出桂花樹的,而且氧氣的匱乏會威脅嫦娥、玉兔等生物在月球的生存與繁衍,言語間透露出欲奔月去營救嫦娥的憧憬。政治老師嚴肅地批判了關於吳剛、嫦娥的傳說的虛偽性,告誡大家不要落入封建迷信思想和小資情結的圈套,順便闡述了唯物主義月亮觀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最後郝主任又從天而降,神采飛揚地宣布:“同學們,今天是中秋佳節,首先,我祝大家節日愉快,然後,為了紀念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提議,每個同學回去寫一篇文章,第一排的同學散文,第二排的寫小說,第三排的寫詩歌……低於1萬字的明天不要來上課。”

不對啊?中秋不是八月十五麽?現在才六月十五呀!這化學、物理、地理、生物老師都是什麽鬼?還沒等迷迷糊糊的鄭能諒想明白這個問題,晚自習結束的鈴聲及時將他帶回了現實。他睜開眼睛,揉揉鼻子,手背上的口水還沒幹,散發出淡淡的鐵銹般的氣味。原來在剛才郝主任歷數學校一大串榮譽的時候,他就已經聽得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