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2章 體驗人生(第2/2頁)

十五歲出遊居庸關、山海關,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

十七歲時,結婚當天,他閑逛中遇見一道士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些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第二天才被人找到。

十八歲時,接觸“格物致知”,遍讀朱熹的著作,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麽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入仕之後,仕途並不通暢,二十八歲時觸怒專政宦官劉瑾,杖四十,謫貶到貴州龍場,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王陽明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

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裏,王陽明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裏,他忽然有了頓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

後來平定各地盜賊,用兵“詭異”、獨斷,得“狡詐專兵”之名;正德十四年,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

嘉靖元年,父親去世,王陽明回鄉守制,隨後在紹興創建陽明書院,傳播“王學”。

嘉靖六年總督兩廣兼巡撫,得丹書鐵券,平盧蘇、王受之亂。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余縣境內)舟中。

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喪過江西境內,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王陽明。

“呼!”轉眼之間,陳堪再次出現在遊輪的小黑屋中,他代入王陽明,走完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