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4章 璀璨時代的基石(第2/2頁)

明白了這點,再去看看民國這個時代,為什麽大師輩出,一些人年紀輕輕就名傳天下,就是因為他們經過了“內部認購”,要是那個時候也是搞職稱和論文掛鉤,那絕對不可能有那麽多大師。

陳寅恪二十歲出頭就功成名就,錢穆本來只是一個中學老師,因為一篇論文被調到北大當教師……

這是民國期間大師輩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制度給了他們一個舞台,讓他們能“趁早出名”。

當下社會也不是沒有才華橫溢的年輕學者,只是因為制度不允許他們年紀輕輕就出頭,那些個前輩高喊著什麽“大器晚成”、“如切如磋”、“四十歲前要先積累”,其實就是告訴你,小夥子,你年紀還不到呢,給我安分點。

真正的天才,能用這些標準去衡量嗎?

作為一個年輕人你要慢慢熬,寫那些樣板式論文,等待前輩離開……比如在2014年就有一位兩岸學者公認的“十年後中國文學界領軍人”的年輕人,就因為勞累而死。

而這種“內部認購”制度最讓人稱道的就是達爾文和他的《物種起源》,在那個時代,我們想想也知道這本書對當時的沖擊有多大,這可是涉及到信仰的問題。

很多人可能認為即使血流成河也不奇怪,畢竟涉及到信仰這種嚴肅的話題,但是實際上在這場爭論中,只死了一個人,那就是當年帶著達爾文環球旅行的那位船長,他認為自己將一個魔鬼放出來,是一個罪人,最終飲彈自盡,這是唯一因為這次爭論死的人。

現在回過頭去看看當時的那些爭論,你會驚奇的發現所有的參與爭論的學者都是文明人,他們就事論事,不說臟話。

至於中國學生在歷史課本上看到的那些所謂激烈的爭論,爭論激不激烈這個話題先不討論,其實那和達爾文沒太大關系,發起爭論的是赫胥黎,推動爭論的是媒體。

這就是“內部認購”,這種制度隨著列強東來傳入中國,最終塑造了一個大師輩出的璀璨時代。

至於為什麽這種制度最後無法延續,很簡單,因為造成了學霸、學閥,造成了學術壟斷,能得到頂級專家認可的有多少?而且人難免有私心,這讓很多年輕人看不到出路,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升級”方式。

所以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一場聲勢浩大的遊行,從美國席卷至全球,大量的大學生、年輕學者集體抗議這種“內部認購”的制度,而政府方面,也出於自己的需要,強行更改了這個制度,這就是現在的“論文和職稱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