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涅墨西斯(第4/13頁)

就在這時,他接到研究所內其他部門的傳喚。在保密措施嚴密的會議室內等待他的,是負責與中情局和國家安全局等情報機構聯系的對外協調部部長。

“先看看這個。”部長將一份名為《人類滅絕原因研究及對策建議》的論文遞給他。看到執筆者是“施耐德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約瑟夫·R.海斯曼博士”,魯本斯不由得暗暗吃驚。海斯曼博士的專業是理論物理學,但對其他科學門類也都通曉,可以說是博學廣識、聲名顯赫的人物。尤其是科學史領域,他堪稱學界泰鬥。魯本斯曾讀過他的好幾本著作。這位海斯曼博士,三十年前竟然曾隸屬於施耐德研究所,這點連魯本斯也不知情。

魯本斯饒有趣味地讀著《海斯曼報告》。通讀後感受最深的是,博士是一位徹徹底底的反戰人士。在冷戰如火如荼時提出這份報告,肯定需要相當大的勇氣。魯本斯對海斯曼愈發尊敬了。

“對這份報告,你有什麽看法?”對外協調部部長問。

魯本斯立即答道:“博士所言極是。”

部長點點頭。“那再看看這個。”說著,他遞出一份文件,“國家安全局監視非洲局勢的部門截獲了一封從剛果民主共和國發出的電子郵件,發信人是名為奈傑爾·皮爾斯的人類學者,收信人是他的研究夥伴。你的任務是詳細調查和分析電子郵件中的內容,在一周之內提出報告。首要問題是,信中的內容是否可靠,這種事是否會真的發生,博士是否作了誤判。”

“我能問兩個問題嗎?”

“可以。”

“為什麽要找我來做這件事?這難道不是國家安全局和中情局的分析員的工作嗎?”

部長淡淡一笑:“這是他們做不了的工作,只有你能解決。《海斯曼報告》發出的警告頗具現實意義,所以又輪到我們研究所登場了。”

魯本斯點點頭,提出第二個問題:“關於奈傑爾·皮爾斯這個人,是不是可以提供一些背景資料?”

“必要時參考一下這個。”部長從文件夾中取出一份報告。

魯本斯首先通讀了這份報告。根據國家安全局的身份審查,奈傑爾·皮爾斯是四十七歲的白人男性,父親是大型貿易公司“皮爾斯海運”的老板。但奈傑爾·皮爾斯生來喜好學術研究,將家族產業的繼承權讓給了弟弟,二十七歲就取得了人類學博士學位,然後主要從事田野調查,四十一歲時成為羅斯林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外界對皮爾斯的學術水平評價不高,他所寫的關於俾格米人中的姆布提人的論文慘遭抨擊:“作為遊記非常有趣,但缺乏學術價值。”皮爾斯之所以還能繼續擔任教授,其實是因為家族運營的皮爾斯財團向學校提供了大量研究資金。中情局的報告對他的性格也有分析,說他“精神極其健康,不熱衷於學術上的競爭和功名,可以說是全憑興趣在從事研究”。可見,此人淡泊名利,與政治家的性格恰恰相反。

報告中附有一張照片。魯本斯把皮膚曬得黝黑、滿臉胡子的皮爾斯的形象銘刻在腦中,然後把視線投向皮爾斯發送的那封電子郵件。那份文件上蓋著“最高機密”的印章。魯本斯原以為那是關於致死性病毒的郵件,讀後卻驚愕不已。

親愛的丹尼斯:

如你所知,我相信了剛果政府和反政府勢力之間的停戰協議,返回了伊圖裏森林。我在那裏又見到了好朋友姆布提人。不過,那裏發生了令人驚異的事件,我想向你報告。但我下面談及的內容,請你務必保密。我之所以給你發送這封郵件,是為了留下證據,證明我是最先見證人類歷史新一頁的人。

進入康噶遊群的營地後不久,我就遇到了從未見過的生物,其形態很難用語言準確表達。盡管他的四肢和軀幹像人類的幼兒,但只要看一眼他那奇特的頭部,尤其是眼睛,就會知道他是另一種生物。我似乎天生就具備辨認異種生物的能力。我看到這奇特的人種時,思維霎時混亂,大腦中生出無數疑問,全身都僵硬了,絲毫動彈不得。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恢復正常的思考能力。我的腦海裏冒出一個自己不想使用的詞:畸形兒。我聽說,這個生物是三年前由一對姆布提人夫婦所生。可是,經過持續觀察,我發現這個生物不僅身體功能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還擁有與其年齡不相稱的高度智慧。

此後幾個月,我確認了這個孩子驚人的智力水平。可以說,他簡直就是超人。詳情我回國之後再講,這裏只舉幾個例子。

我向他教授英語,包括讀寫在內,兩周時間他就掌握了。現在,他甚至能與我討論政治、經濟等復雜問題。不過,盡管他已出生三年,咽部卻還未發育,尚不能發聲對話。我們之間的溝通,都是通過筆記本電腦鍵盤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