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第3/15頁)

這個技術完成開發的時候,太陽系內的量子傳輸網絡已經建設完成了,所以並沒有引起很多關注。不過,科學家們還是使用無接收設備的方式,踏出了邁向太陽系外的堅實步伐。

當時,量子傳輸的射程距離約為100天文單位,因此一次傳送勉強可以離開太陽系,進入宇宙空間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先將接收機傳送到恒星間空間,保證穩定的量子傳輸線路,再傳輸傳送機,然後再向更遠的地方發送接收機。這個過程重復幾百次,人類終於抵達了比鄰星。這是歷時一個世紀的大事業,人類終於築成了通向宇宙空間的堅實基礎。這是第二次飛躍。

量子傳輸技術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傳送裝置自身也可以被傳送。現在的量子傳輸需要傳送裝置,如果傳送目的地的沒有傳送裝置,前進和返回都不可能。但是,不管是在當地建設傳送裝置,還是從出發地傳送,都需要很多的時間和勞力。僅僅為了一次探測飛行,就需要從太陽系沿著路線建設一系列基地,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傳送裝置能夠傳送自身,那麽沿途的基地就都不需要了。只要反復進行短距離的傳送,一個傳送裝置就能實現宇宙航行。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技術上存在兩個大的障礙。

一個是傳送功能的限制。不管是把人類或者其他貨物送去目的地,傳送裝置總會遺留下來。量子傳輸的原理非常復雜,從某種程度上說,沒有足夠的復雜性,量子傳輸就不會發揮作用。因此,就算通過量子傳輸方式發送傳送機,還是會遺留下重要的部分。

另一個限制是動量守恒原理。將構成粒子加速到亞光速的時候,與之相等的動量必須想辦法釋放。動量是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同一大小的動量,既有可能是質量大、速度小,也有可能是質量小、速度大,但不管哪種情況,都不適合宇宙飛行。如果要傳送的質量過大,每次傳送都會耗費極大的能量。

23世紀末到24世紀初,人類首先解決了傳送機能的限制。傳送裝置被逐段分成簡單部分,於是被傳送的部分也就不需要再保存其量子狀態。也就是說,每次傳送的時候,盡管每部分的量子狀態都會發生變化,因而無法完全復原,但因為只是簡單的機械,也就不會產生倫理問題。

然後,在24世紀中葉,動量問題的解決辦法終於也找到了。那是因為發現了負質量的緣故。所謂負質量,是波函數振幅值的平方——也就是粒子的存在概率分布——為負值的狀態。這個時候,動量始終為負值。這樣的粒子不能單獨存在,只能在與普通粒子的波函數重合的狀態下存在。通過產生負質量,便可以實現完全不具有動量的亞光速電子束。

就這樣,能夠傳送自身的發送機設計完成,轉瞬之間便在所有宇宙飛船上裝載了。星系的飛行變得非常輕松。通過連續的量子傳輸,宇宙飛船得以進入人類未曾抵達的領域。這是第三次技術飛躍。

量子傳輸中的乘客感覺不到時間流逝,所以宇宙飛行就好像是超光速飛行一樣。他們實際上化作電子束,刹那間出現在空間的某一點,然後再度消失,又出現在下一點。這個過程不斷重復,既觀測不到方向,也觀測不到多普勒效應。

要說自主發送方式的唯一缺點,那就是無法避免時間的流逝。雖然說對乘客而言往返比鄰星只需要幾天——最新技術水平是幾小時——但在地球上已經過了九年的時間。對於正經經營社會生活的人來說,九年的空白難以接受。因此,即使技術簡單,恒星間飛行依然是政府、大企業主導的調查,以及移民團的單程旅行等情況才會使用。

移民人口雖然很少,但各行星系的人口還是迎來了爆發性增長。為了經營殖民地,還是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口。采取人工手段,只要一個世紀,行星系的人口便可以達到1000億的規模。

人類的居住圈瞬間擴展。當前得到確認的殖民行星系數量有146532個,未經確認的據推測是這個數字的兩倍以上。殖民行星系的數量之所以無法正確掌握,是因為相對於人類的廣泛分布,通信速度過於遲緩的緣故。使用電磁波通信只能達到光速,比如說將移民團送往距離一千光年的行星系,他們平安無事地定居下來,歷經千年實現發達文明,然而地球方面依然無從知曉這一事實,最多只是收到平安抵達的消息。

人類文明的相互交流變得困難,彼此孤立。

“……以上就是關於人類宇宙旅行的三次飛躍。”我總算回答出來了,外表雖然平靜,喉嚨卻在發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