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穿著晚禮服的歸來者(第3/5頁)

他來到了飛碟之下,擡頭仰望著頭頂上的圓盤。整個圓盤湧動著幽幽的藍色波浪,如同一片波瀾起伏的海面。

就在他恍神間,身旁浮現出一位身著宇航員連體服的人,四十多歲的年紀,相貌介於普通與俊朗之間,他正神情慌張地打量著四周環境。看上去這位中年人對自己突然出現在飛碟下面感到非常無所適從,但很快,對方鎮定下來,開口道:“格雷格秘書長,你好。”

“你是——”格雷格疑惑道。

“我叫寧天穹,以前一直生活在地球雲網中,我見到過你,在每一年的跨年晚會上。”

格雷格點了點頭,對方應該和自己一樣也是一個人類,“你是一名宇航員?”

對方還沒來得及回答,格雷格就像被飛碟底部的幽藍的海水吸引住似的,雙腿猛地離開了地面。

他感到自己的身體就如一片羽毛,輕盈地飄向了飛碟,接著如同穿過一張氣泡的表膜一般,毫無阻礙地進入了飛碟內部。

那位中年宇航員也與自己一同進入了飛碟。

呈現在格雷格面前的是一個奇異的界面,他與中年宇航員孤立無援地懸浮在一片白茫茫的空無一物的世界中,這讓習慣了實體的他感到了一種失重般的眩暈感。

恍惚之間,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浮現出一個人形。出乎格雷格意料的是,出現在自己面前的也是一個具有人類模樣的生命體。更讓他驚訝的是,對方身著一套19世紀歐洲貴族常穿的黑絨禮服。

“格雷格、寧天穹,你們好——”對方紳士般彬彬有禮地向倆人行了一個鞠躬禮。

格雷格愣住了,精通數門語言的他立刻辨識出了對方使用的是標準的德語。

“你是……人類?”格雷格疑惑著用德語開口道。

“當然,我出生在地球,並在地球生活了六十二年。”對方微笑著回答道。

“後來離開了?”格雷格聽出了對方的弦外之音。“是的。”對方似乎並不急於說出離開的原因。

“可以請教閣下的名字嗎?”被稱作“寧天穹”的中年宇航員問道。“當然,我的全名叫路德維格·玻爾茲曼。”對方回答道。

這個名字讓寧天穹稍稍愣怔了一下,然後震驚地點了點頭。

路德維格·玻爾茲曼——這對格雷格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但他體內仍在工作的“生活助手”迅速地從數據庫中調出了這位玻爾茲曼的生平。他“曾經”是19世紀後半期奧地利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熱力學和統計力學的奠基人,提出過一連串赫赫有名的物理理論。盡管這些艱深的物理名詞已經超出格雷格的認知範圍,但從資料中物理學界對他的評價可以看出,這位玻爾茲曼無疑是那個時代一位極具開創性的大師。在資料的最後還附著一張黑白照片,照片與眼前的人的確是同一個人。只不過與黑白照片中那一位眉頭緊鎖、心事重重的中年人不一樣的是,眼前的這位來客顯得從容而淡定,明亮的目光中盈滿了歲月沉澱下來的豁達與睿智。

“閣下真的是路德維格·玻爾茲曼,一百多年前那一位奧地利物理學家?”格雷格問。

“是的,看來你已經查閱到了我的資料。”

“可是,閣下不是已經在1906年……自殺身亡,難道你並沒有死?”

“當然,我並沒有死,我的意識在自殺前被轉移到了宇宙雲網中。”

“宇宙雲網?”格雷格愕然道。

“我使用了你們能夠理解的詞匯。是的,很像是你們在地球上構造出的雲網絡,你們身處的宇宙很早以前就被更高的文明改造成了一張更為巨大的雲網。他們在宇宙各處安置了無數的格點處理器,用於實時存儲與運算數據,我們看到的普通恒星、超新星、脈沖星、黑洞,都只是一個個功能不同的格點處理器。”

“你的意思是外星人用形態各異的宇宙天體構建出一個廣博的網絡……”格雷格艱難地跟上對方的思維。

“是的,一個高等文明進化的最終極形態無疑將是告別了笨拙臃腫的實體之軀,將他們的廣闊意識上傳到更加廣闊無際的宇宙網絡上。”玻爾茲曼說,“與此同時,雲網中的智慧掌握了量子糾纏的超光速通信,能夠通過遍布宇宙各個角落的格點瞬時打印出任何實體,這樣我們的意識可以隨心所欲穿越廣漠的宇宙空間操控3D實物,於是從你們的視角看,我的飛船像是從空無一物的外太空突然浮現了出來。”

“原來外星人已經上傳到網絡,難怪我們一直無法找到他們的蹤影。”寧天穹恍然道。

玻爾茲曼微微一笑,“人類很難想象得到,浩瀚宇宙中億萬恒星散發出的熾熱光芒,黑洞與類星體輻射出的各種射線,包括此刻投射在你視網膜上星星點點的光子,以及穿過你身體的中微子光流,都蘊藏著哪一位外星生命一絲半點的數據。而我們的太陽恰巧也是這樣一張闊大網絡的一個計算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