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紅發安妮(第2/6頁)

寧天穹沒有再說話,他將安妮投向飛船舷窗外的目光的一個角落進行放大,見到了地球方向的壯麗圖景。

此刻的光幕已經成長為一面廣闊無垠、泛著粼粼藍光的半透明薄墻,橫亙在地球與太陽之間,足有幾千倍地球表面大小——難怪頻繁造訪太陽系內層空間的周期彗星會威脅到光幕。

最後,寧天穹將目光鎖定在蔚藍的地球上,在地球的周圍,如海水中的浮遊生物般漂浮著不計其數的能源中繼站,中繼站之間交織著人眼見不到的微波,源源不斷地向地球輸送能量——正是光幕過量的能量輸入造就了第二次奇點的到來。在此之前,可能很少有人能夠事先預判到網絡主頻升級將帶給世界多麽深刻的變化,最終的結果令人多少有些瞠目結舌,升頻行為不僅終結了真實世界的現實加強技術,還使得人們開始爭先恐後地逃離現實世界,全面移居到賽博空間——畢竟絕大部分人類都願意花相同的生理時間去經歷數倍於過去的時光,這無異於變相地延長了人類的壽命。於是,絕大部分的人類將睡眠以外幾乎所有的生活時間都放在了賽博空間中,除了未成年的小孩以及一部分念舊的老人……後者包括寧天穹的母親,此刻她還一個人居住在老人公寓中,而自己的真身已經很久沒有去看望過她。想到這裏,寧天穹心中不由一陣難受。

“天穹,我們到了。”安妮的聲音打斷了寧天穹的思緒。

寧天穹將視界轉回了安妮的視線,只見飛船外懸浮著一團外形猶如不規則馬鈴薯的大石塊,兩頭寬大,中間塌陷,有著黑白相間的顏色,這正是丹尼斯67彗星,可以看到彗星表面滿布著大大小小的懸崖、斜坡、坑洞,還有一絲絲白色氣流從起伏的裂縫中噴吐而出,這是彗星水冰物質被太陽光加熱而形成的蒸汽。

一串閃亮的藍色數據疊印在彗星之上。彗星質量:12萬億噸。彗核平均密度:每立方厘米0.92克。速度:每秒520千米。磁場狀況:無。

飛船緩緩地降下速度,貼近了彗星表面,以和彗星相同的速度與彗星並肩而行。

接下來,飛船依次飛臨彗星預定的三個著陸點,一名3D模擬體與一名機器人組成一個分隊,將登陸到一個著陸地。

安妮的著陸地位於彗星軀體中部的一片冰原。

在轉瞬間,安妮的3D模擬體如子彈般被彈射而出,寧天穹的視野隨之疾速旋轉了起來,很快,安妮徑直墜落在一個巨大的深坑中,掀起了漫天的塵土。反彈了幾次後,她的三只腳伸出螺旋鉤狀的支架牢牢地抓在了松軟的彗星物質中。

安妮開始扭動機器頭顱環顧四周,呈現在視線中的是一片冰雪皚皚的世界,升騰起的塵霧彌散在荒蕪的冰原之上。

緊接著,安妮試著緩緩移動起來,由於丹尼斯67上的重力僅為地球的幾萬分之一,因此只需稍稍一用力,她的身體就能蹦起好高,就這樣,安妮的模擬體就如同一只跳蚤,蹦跳著向前行進。

模擬體接下來需要完成的任務是將攜帶的十枚小型核彈埋置在冰原的各處。

寧天穹目光隨著安妮曲折的腳步四處探尋,他的心中充滿了新奇感。雖然過去在互動小說中他無數次神遊異星,但他的意識還是第一次“身臨”地球之外如此遙遠的天體,在這一過程中,一種強烈的奇特感受漸漸地從寧天穹心底升起;自這顆彗星在形成數十億年以來,或許是第一次迎來了“高等生命”有意識的改變。有那麽一刻,他甚至覺得是安妮的“目光”塑造出了這片壯麗的奇景,在人類沒有抵達的漫長歲月中,主宰這裏的唯有渾茫的不確定態——無盡的黑暗與混沌。

“核彈已經安置完畢,我的工作結束了,我們可以離開了。”安妮對寧天穹說道。她所說的“離開”是將3D模擬體留在彗星表面,意識退回地球。

“不,安妮——”寧天穹從遐思中醒來,著急地懇求道,“能再多待一會兒嗎?”

“待在這裏幹什麽?這顆彗星表面不都是一成不變的荒蕪嗎?”安妮語氣中多少有些不耐煩。

“不,安妮。”寧天穹突然變得很是固執,“你知道嗎,這些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彗星被認為是地球海洋以及生命的源頭,這片冰原的深處興許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比如生命的跡象……”

“人類已經登上過成千上萬的彗星,從來沒有發現過除了原始細菌以外的任何高等生命。”安妮打斷了他的話。

“興許這一次——”寧天穹喃喃道。

“真是拿你沒辦法,好吧,我帶你再轉悠一圈。”安妮無奈地妥協道。

寧天穹顛簸的視線繼續向著前方的黑暗緩慢推進,他見到機器的支架輕輕碾壓在崎嶇的溝壑之上,如同刻刀般抹拭著數億年來形成的美麗紋路。與此同時,從模擬體體內散發出的微弱熱量疾速融化著地表冰層,升騰起縹緲的霧狀蒸汽,彌散在空中……寧天穹不由得又有了一個奇怪的想法——在過去數十億年中,這顆彗星就如定點守時的環線巴士,從寒冷的奧爾特星雲帶到溫暖的太陽系內層空間,環繞著太陽周而復始地穿梭了千萬次,而今卻因為人類的光幕阻擋了其軌跡而招來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