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給我沖……個屁啊

十天後,耶律洪基帶三十萬遼軍進攻雁門關,大宋在邊境駐守的二十萬大軍嚴防死守,雁門關卻依然岌岌可危,隨時可能被攻破。

二十天後,小皇帝帶十一萬大軍趕至雁門關,此時,大宋在雁門關內的二十萬駐軍,死傷已逾五萬,能再戰者唯余十余萬人。

會和小皇帝帶來的十一萬大軍,能上戰場者也不過二十多萬人。

然而,即便雙方相差近十萬人的差距,對手又是向來驍勇善戰的契丹軍,但大宋一方,卻沒有任何一個將士覺得他們會輸。

這一切,都源於他們對於皇帝陛下的信任,源自他們對於手中這種叫做槍的武器的信任。

小皇帝趕至雁門關外,下令大軍紮營整頓,明日發起反攻。

對於小皇帝領兵禦駕親征,耶律洪基一方自然是得到了線報的。

然而,對於這個草包皇帝,耶律洪基卻並沒有放在眼裏。

大宋皇家多出草包,除了當初的太祖皇帝以外,歷代就沒有一個扶得起來的。

因此,即便知道小皇帝親自出戰,即便早已經得到信息,皇帝的軍營中似乎有一支人數達到萬人的特殊軍隊。

在這萬人手中,裝備著一種異常強力的武器,名為槍。

起初,對於這武器不甚理解,聽說真東西威力極大,耶律洪基還好一陣擔心。

但自消息傳出,一連半年,小皇帝都沒有任何的動靜:沒有向任何一國發動戰爭,甚至在宋夏邊境,西夏不時的騷擾,小皇帝都沒有派出這一支部隊去滅敵。

這,又讓耶律洪基開始有些懷疑。

如果是他掌握著一支強大的令人恐懼的萬人部隊,那絕對不會如此龜縮半年沒有任何動作。

以己度人,他覺得小皇帝之所以沒有發動戰爭,多半是因為那槍的威力有些言過其實。

再加上遼國通過各種傳聞得到的消息匯總分析,指明這槍,應該是一種類似於數百年前三國時期的諸葛連弩的東西。

只是相比較之下,射出的弩箭也更小了一些。

畢竟,小皇帝手上的軍隊所展現出來的,基本上都是手槍。

而手槍的有效射程,並不比普通弓箭遠多少。

然而,即便是諸葛連弩,也不過一弩十箭,用完了就需要費事的裝填。

所以,即便那槍比已經失傳了的諸葛連弩要厲害便捷一些,耶律洪基也有信心,能夠用五萬弓箭手成功的壓制甚至全滅小皇帝那一支部隊。

如此,信息的不對等,讓耶律洪基輕敵,從而發動了戰爭。

也因為信息的不對等,讓耶律洪基並沒有重視小皇帝帶來的十一萬大軍。

所以……

第二天,雁門關外。

耶律洪基帶二十萬騎兵,五萬弓箭手,五萬盾甲兵,舉三十萬大軍之力,準備再次進攻雁門關。

另一面,得到斥候傳報,小皇帝下令整頓三軍,出關迎敵。

戰鬥,一觸即發!

“趙煦小皇帝,沒想到你竟然敢跑來雁門關外送死,從你的祖爺爺開始,你們趙家不都是始終貫徹一個‘慫’字為核心的中心思想,堅持將縮頭烏龜做到底嗎?怎麽?這次自覺有了底氣,不願意當縮頭烏龜了?朕會告訴你,你這一時的匹夫之勇,是多麽的可笑。朕會讓你知道知道,你那些將一個慫字貫穿始終的先人,是多麽的明智。朕會讓你見識到,我契丹人的鐵騎之下,眼前的一切,都將化作塵埃!”

兩軍交戰,對陣之前,雙方最高領導人自然要有一番對白,也就是俗稱的罵街……呸,叫陣。

雙方將領對著罵一通街,雙方將士怒氣值蹭蹭的上升。

然後就這股怒氣,一鼓作氣的把敵人滅掉。

至於滅不掉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涼拌啊!

沒聽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所以,一鼓作氣滅不掉,自然是鳴金收兵,重新積攢怒氣咯。

眼前,耶律洪基一番叫罵,把小皇帝一方全部比作了縮頭烏龜。

而聽著自家皇帝陛下那豪放的話語,看著自家陛下那披靡天下的氣勢,耶律洪基身後的三十萬遼軍,一個個感覺自己的氣勢蹭蹭的上漲。

雖然被人罵一頓,憋屈了漲怒氣值也能鼓足士氣打仗,但顯然這種壓倒性的無敵氣勢,更容易打勝仗。

一時間,耶律洪基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三十萬大軍一個沖鋒,就把對面二十萬宋軍沖的支離破碎的畫面。

然後……

下一秒,他看到了令他終生都難以忘懷的畫面。

“傳令,射擊!”

對戰之前先罵街,那是為了鼓足士氣。

但現在小皇帝需要那麽做嗎?

不需要!

甚至於他又相信,在自己的二十萬大軍跟遼軍交鋒到一起之前,他那十一萬的從龍軍就能先把敵人滅掉一半。

有什麽叫罵,能夠比得過還未正式交戰,敵人就已經被滅掉了一半來的更能鼓舞士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