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空泡(第2/6頁)

2005式坦克同我過去見過的坦克有很大的區別,外形扁平,棱角分明,幾乎看不到曲線部分,炮塔和車身是兩個疊在一起的扁平梯形,給人一種堅不可摧的感覺。

遠處有一輛坦克在行進中射擊,炮彈爆炸的一聲聲巨響震得耳鼓發疼,我很想捂住耳朵,但看到旁邊林雲和幾個軍官談笑風生,好象這巨響根本不存在似的,我也不好意思那麽做。

半小時後,我們見到了那個“探杆防禦系統”的項目負責人,他首先帶我們去看系統的演示。我們來到一門小型多管火箭炮面前,兩名士兵正把一枚火箭彈填進最上面的彈槽中。

項目負責人說:“用反坦克導彈演示成本太高了,所以用這個代替,預先試射好的,肯定能擊中。“他指指遠方的一輛2005型坦克,那是這枚火箭彈射擊的目標。

一名士兵按動發射鈕,火箭彈呼嘯而出,在我們身後激起一大團煙塵。它在空中拖著白色尾煙劃出一條很平的弧線,準確地射向目標。但就在火箭彈飛到坦克上方10米左右時,好象突然碰到了什麽東西,方向驟然改變,一頭紮進距離坦克十幾米處的泥土裏,由於沒裝彈頭,只激起了一股小小的塵土。

我的驚奇是溢於言表的:“那輛坦克周圍有一圈防護力場?“

周圍的人都大笑起來,項目負責人笑著對我是或:“哪有那麽玄乎?你說的事只在科幻電影中有。要說這系統的原理,真是土的不能再土了。“

我不明白他說的“土”是什麽意思,林雲解釋說:“這原理可以追溯到冷兵器時代,騎士們揮動長矛,碰對了就能擋開敵人射來的箭。”

看我還是不明白,項目負責人說:“距離太遠,過程又太快,你當然看不清楚。”他把我領到旁邊的一個顯示器前說,“看看高速攝影吧。”

在畫面上我看到,當火箭彈擊中坦克前那一刹那,從坦克的頂部閃電般伸出一根細長的杆子,像一根長產婦的釣竿,準確地點到火箭彈的頭部,把它捅地偏離了彈道。

項目負責人說:“實戰中有時候能像這樣把來襲物捅開,有時候則使它提前爆炸,對於低速的反坦克導彈和機載炸彈,這是一個效率很出色的防禦系統。”

“你們竟能想出這種辦法!”我由衷地驚嘆道。

“喂,這主意可不是我們想出來的!探杆系統的概念最早是80年代末由北約的武器專家提出的,後來法國人在最新一代的勒克萊爾坦克上首先試驗成功,我們只是步人家的後塵罷了。”

林雲說:“雖然這個系統的原理很簡單,但其目標探測和定位系統是最先進的,它不但要在極短的時間內使探杆點中目標,還要選擇最佳的角度,這幾乎是一個微型的TMD。”

現在,林雲的用意我已經很明白了,這東西幾乎是為我們定做的!

項目負責人說:“昨天林少校已經把你們的意向詳細向我說明了,上級也指示我們密切配合。說實話,要在以前,我對你們現在研究的那東西會不以為然,但現在不會了。我第一次聽到探杆系統的概念時,惟一的感覺就是可笑,絕沒想到它會有今天的成功。雜在今後的戰場上,也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林雲說:“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探杆的長度,還能再長些嗎?直升機距離雷球太近很危險的。”

“目前探杆的極限長度是10米,再長強度就不夠了。不過從你們的用途來說,對接觸強度沒有要求,反應速度的要求也比我們的低一到兩個數量級,我粗略算了一下,探杆最長可以到25米。但有一點:它可以拉一根你說的超導線,但除此之外它的頭部可什麽都不能裝。”

林雲點點頭:“這基本上就可以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問林雲:“你真的打算這麽幹?在丁儀身上押的賭注是不是太大了些?”

林雲點點頭:“我們必須試一次。我感覺丁儀真的是能夠在球狀閃電研究中取得突破的人。我們以前常說,用傳統的思維方式是無法解開這個自然之謎,現在非傳統的思維出現了,你們卻無法接受它。”

“現在的問題是:你怎樣說服許大校和飛行員們?”

第二天在緊急召開的會議上,林雲談了自己的計劃。

“用一根長杆去捅雷球?少校,你瘋了嗎?”飛行員鄭中尉大聲說。

“我再次說明,長杆不是去接觸處於激發狀態的雷球,而是在它熄滅後的瞬間去接觸哪個位置可能存在的空泡。”

“丁教授說過,長杆所帶的超導線必須在雷球熄滅後的0.5秒之內到達那個位置,否則那個什麽空泡就會飄開,能有那麽準確嗎?如果早0.5秒呢?”

“探杆防禦系統的反應時間比我們要求的快兩個數量級,只不過原系統的探杆是在目標在特定位置出現時動作,而我們經過改進的系統的探杆是在目標小時時的動作,而經過前一段時間的觀測,無論是從電磁輻射方面還是從可見光方面,我們對雷球熄滅是有準確的判定參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