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阿瑪狄洛(第5/7頁)

“如果真是這樣,下一步你打算怎麽做?”

“我不知道。”貝萊忽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不祥感覺,“但我會試著想出辦法的。”

54

走進行政大樓之後,總算擺脫了戶外那種不自然的天色,貝萊首先感到的是心頭一陣輕松。而緊接著,他又體驗到了一種荒謬的趣味。

在奧羅拉這個世界,所有的宅邸——亦即私人住宅——都是百分之百的奧羅拉風格。當初不論是在嘉蒂雅家的起居室端坐,在法斯陀夫家的餐廳進餐,在瓦西莉婭的工作室談話,或是在使用格裏邁尼斯家的三維顯像儀,他未曾有任何一刻覺得自己身在地球。這四座宅邸彼此雖然大異其趣,仍屬於同一種類型,和地球上的地底公寓非常不一樣。

然而,這座行政大樓處處散發著官僚氣息,顯然超越了普通人的品位。它和那些奧羅拉宅邸並不屬於同一類,其差異有如地球上的官方建築之於住宅區的公寓——雖然這兩個世界有著天壤之別,兩者的官方建築竟然出奇地相似。

自從抵達奧羅拉之後,貝萊頭一回有機會假想自己回到了地球。在這座建築內,同樣有著空曠冷清的長廊,同樣有著能讓最多人接受的裝潢和室內設計——例如每個光源都是根據所打擾和所取悅的人皆越少越好這個原則所設計的。

不過,這裏仍然有些地球上見不到的特色——比方說,不時會出現懸吊的盆栽,旁邊不但有著充足的照明,還裝設有(貝萊猜測)自動控制的澆水裝置。這樣的自然風是地球上所沒有的,可是貝萊不怎麽喜歡。他擔心這些盆栽會不會掉下來,會不會招引昆蟲,還有會不會滴水。

除此之外,這裏還欠缺了一些東西。在地球上,只要身處大城之內,總是能聽到來自人群和機械的嗡嗡聲——音量很大,卻令人感到溫暖——即使是在最冷峻的公家建築裏面也不例外。借用地球上政治人物和新聞記者的說法,這就是所謂的“同胞忙碌的聲息”。

反之,這裏就太安靜了。在此之前,貝萊並未特別注意他所造訪的幾個宅邸有多麽安靜,那是因為這兩天幾乎件件事都新奇,他根本來不及一一留意。事實上,相較於聽不見持續不斷的“人籟”(另一個地球慣用語),他反倒比較注意戶外的昆蟲低語,以及微風吹過樹梢的聲音。

所以,這裏雖然有些類似地球之處,可是欠缺“人籟”這件事,就像人工照明中摻有明顯的橙色一樣令人不舒服——相較於奧羅拉宅邸的繽紛裝飾,此地單調的灰白色墻壁令橙色特別顯眼。

貝萊的神遊並未持續多久。他們剛剛跨過大門,丹尼爾便舉起手臂擋住其他兩人。直到過了三十秒左右,貝萊才忍不住問道:“我們等在這兒做什麽?”由於四周一片靜寂,他自然而然把聲音壓得很低。

“因為這樣做才不會後悔,以利亞夥伴。”丹尼爾說,“前面有個刺痛場。”

“有個什麽?”

“刺痛場,以利亞夥伴。其實,這是個很委婉的說法。它會刺激神經末梢,導致相當劇烈的痛感。機器人可以通過,但人類不行。當然,不論人類或機器人,只要強行通過,一律會觸發警報器。”

貝萊問:“你怎能斷定這裏有刺痛場?”

“如果你知道訣竅,以利亞夥伴,其實就不難看見。一來空氣會因而有點閃爍,二來相較之下,刺痛場後方的墻壁會稍稍發綠。”

“我並不確定自己看不看得到。”貝萊忿忿不平地說,“有沒有什麽機制,能夠防止我——或任何無辜的外人——不小心闖進去,因而痛不欲生?”

丹尼爾答道:“研究院的成員會隨身帶著一個中和裝置;至於訪客,幾乎都會由一兩個機器人陪同,那些機器人當然能偵測刺痛場。”

這時,有個機器人從刺痛場對面的長廊慢慢走過來。(在他的光滑金屬表面襯托下,空氣中的閃爍變得更明顯了。)他似乎對吉斯卡視而不見,但有那麽片刻,他輪流望向貝萊和丹尼爾,顯得猶豫不決。然後,他終於作出了決定,以貝萊作為詢問對象。(貝萊心想,或許丹尼爾太像人類,看起來反倒不真實。)

那機器人問:“尊姓大名,先生?”

貝萊說:“我是來自地球的便衣刑警以利亞・貝萊,陪同我的是漢・法斯陀夫博士宅邸的兩個機器人——丹尼爾・奧利瓦和吉斯卡・瑞文特洛夫。”

“有身份證件嗎,先生?”

吉斯卡的左胸突然發出柔和的磷光,顯現了他的序號。“機友,我替他們兩位擔保。”他說。

機器人花了點時間審視那個序號,仿佛是在核對他記憶庫中的某個档案。然後他點了點頭,說道:“序號無誤,你們可以通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