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入侵者

到2130年,火星基雷達能以一天十二次的頻率搜尋新的小行星。“太空衛士”的眾多計算機能自動計算小行星的軌道,並將信息存入其巨大的存儲器中,於是,每過幾個月,有興趣的天文學家就可以查看一下最新收集的統計數據。如今,這些數據相當驚人。

自十九世紀第一年的第一天,人類發現了小行星世界裏的巨無霸谷神星起,人類搜集最初的一千顆小行星花去了超過一百二十年的時間。數以百計的小行星被發現了,消失了,然後又被發現了;小行星的數量如此之龐大,以至於有一位天文學家曾怒氣沖沖地稱之為“天上的害蟲”。如果這位天文學家知道如今“太空衛士”正在追蹤五十萬顆小行星,那他一定會驚掉下巴。

絕大多數小行星都不過是些大號的石頭,一座小公園就安置得下;只有五位巨人——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司法星、灶神星——的直徑超過兩百公裏。幾乎所有小行星的軌道都位於火星以外;而“太空衛士”關心的,只是其中朝著太陽飛得足夠遠到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極少數。在太陽系未來的全部歷史中,這些小行星中又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數量會在距離地球不到一百萬公裏的地方經過。

那個東西被發現時尚在木星軌道之外,根據發現年份和發現順序,最初它被登記為31/439。它的位置並不稀奇,許多小行星在轉身再次奔向其遠方的主人——太陽——之前,都會跑到土星軌道附近。小行星中走得最遠的圖勒-II [1] ,與天王星距離十分近,幾乎可以將它看作是天王星過去的一顆衛星。

不過,在這樣的距離上,它最先是由雷達探測到的,這是前所未有的;顯然,31/439的尺寸一定不同尋常。計算機根據回波強度推測,它的直徑至少有四十公裏;這樣一個大家夥,一百年來居然一直沒有被人發現。被忽視這麽長時間,簡直不可思議。

隨後,它的軌道被計算出來,這個謎題也隨之解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大的謎團。31/439沒有沿著普通小行星的路徑巡遊天際,它並不在橢圓軌道上,不會像鐘擺一樣精確地每隔若幹年往返一圈。它是個孤獨的星際浪子,這是它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到訪太陽系——它的移動速度太快,太陽的重力場絕對不可能捕獲它。它會飛快沖進太陽系,途經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的軌道,與此同時獲得速度,直到它繞過太陽,又一頭沖出太陽系,沖向未知的天際。

就是在這個時候,計算機開始閃出“嘿!有好玩兒的啦!”的信號,而31/439也頭一次引起全人類的注意。“太空衛士”總部裏一陣興奮,這個星際流浪者也很快有了個正經名字,而不再只是一串數字。很久以前,天文學家們已經把希臘、羅馬神話榨個精光;如今他們用的是印度眾神的名字。就這樣,31/439被命名為“羅摩 [2] ”。

連續幾天裏,新聞媒體吵吵嚷嚷,都在議論這位天外來客,然而,媒體面臨一個不利狀況,那就是信息十分有限。有關羅摩,人們只知道兩個事實——不同尋常的軌道和約略可知的尺寸。就連這些也只是基於雷達回波的強度作出的猜測。通過望遠鏡觀察,羅摩仍舊是一顆十五星等 [3] 的暗淡光點——太小了,還不能看個真切。不過隨著它向太陽系中心直直切入,月復一月,它會變得越來越亮、越來越大;軌道天文台會趕在它永遠消失之前,收集到有關其形狀大小的更加精確的信息。時間有的是,也許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裏,人們還會把一艘正常工作的太空飛船扔到羅摩附近,湊上去拍些清楚照片。真正與之會合恐怕不大可能——羅摩以十萬公裏的時速穿過行星軌道,切入太陽系,要與之實現物理接觸,能量消耗太大了。

於是,全世界很快就把羅摩丟到腦後,不過天文學家可沒有。隨著時間推移,他們變得越來越興奮,因為這顆小行星正變得越來越讓他們費解。

首先,羅摩的光變曲線 [4] 有問題。羅摩沒有光變曲線。

所有已知的小行星,無一例外,亮度都會有緩慢變化,時而變亮時而變暗,周期以小時計。早在兩個世紀前人們就認識到,這是由小行星自轉和它不規則的形狀所引起的必然結果。它們在軌道上一圈一圈轉個不停,向陽面也在時時刻刻發生改變,其亮度也因此隨之變化。

羅摩卻沒有呈現這種變化。要麽是它不自轉,要麽就是它的表面十分均勻,而這兩個解釋似乎都不大可能。

這個問題被擱置了幾個月,因為所有大型軌道望遠鏡都忙於自己的常規工作——凝望遙遠的宇宙深處——無暇他顧。空間天文學是一項價格不菲的愛好,使用大型設備的花銷輕輕松松就能達到每分鐘一千美元。要不是一個價值五十美分的電容器報銷了,讓一個更重要的項目暫時中止,威廉·斯坦頓博士本來也不可能有整整一刻鐘的時間,來把玩月球背面直徑兩百米的反射望遠鏡。別的天文學家的倒黴事,讓他撞了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