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疑似行星信號

毛納基山(MuaunaKea),位於夏威夷大島,是太平洋上最高的火山之一,海拔高達4205m。

如果從淹沒於海水之下的山腳算起,其山峰的總高度達到了10203米,比珠穆朗瑪峰還足足高了1340多米。

這裏天氣幹燥,沒有光汙染,全年有超過300個以上的晴夜,因此成為了世界上天文觀測效果最好的地點之一。

毛納基火山頂峰,共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國以及天文組織的15座天文台,杜魯尼克負責的項目小組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到達這裏開展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觀測工作了。

正值初冬的季節,海拔四千米的毛納基天火山頂峰,溫度驟降,空氣稀薄。

山頂的景色美到無法用語言形容,或許只有世界上最美麗的詩歌才能描繪。

這裏仿佛是一座雲海之上的天空之城,沒有煙塵,沒有喧囂,有的只是一片純色的海洋,雪山和熔巖。

天空除了遙遠和遼闊,其他一無所有……

這是一個天氣晴好的夜晚,大大小小忽明忽滅的繁星,早已掙破夜幕探出頭來,並星星點點地綴滿了整個夜空。

在國際天文中心所屬的天文台裏,杜魯尼克和另外幾名地外文明項目組成員正在對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開展觀察任務。

忽然。

“副組長,有重要發現!!”

一個項目組成員十分激動地呼喊了起來。

“結合地球軌道外超級光譜巡天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之前我們發現的行星疑似信號,今天再次出現了。”

“這一定不是巧合,也不會是誤差!!!”

幾個項目組的成員皆是興奮非常地說著。

可是,杜魯尼克聽到這個消息,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興奮,而是一臉嚴肅地說:“把所有觀測數據都拿給我看!”

因為,就在這幾個月的觀測期間,已經不止一次地發生觀測烏龍事件了。

項目小組在此之前,也曾經觀測到了幾次行星存在的疑似信號。

但是,後來都被逐一證實,這些信號只不過是觀測系統失誤制造出來的錯誤信息。

就像曾經引爆話題,引起了科學界巨大轟動,被譽為劃時代的發現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b一樣,它們也只是出現在觀測數據上的“幽靈”而已。

杜魯尼克,還有其他項目組成員此刻都顯得尤其謹慎。

直覺告訴他們,在不同的觀測地點,不同的觀測設備,不同的觀測時間,卻得到了相同的疑似信號,這顯然不太可能只是一次失誤或者巧合。

“有把握將背景噪聲和信號線索清晰地區分開來嗎?”杜魯尼克一邊查看著觀測數據,一邊詢問。

顯然,這是一個十分困難的工作。

“有一定的把握,但是背景噪聲的影響還是十分強烈。”項目組成員答道,雖然他們對觀測結果十分興奮,但是卻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任何行星相對於其母恒星都是極其微弱的光源。

要在母恒星耀眼的光輝內同時檢測出這種微弱的光源,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因為這種緣故,只有很少的太陽系外行星能夠被我們直接觀測到。

如果我們想要找到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統內的行星,就必須訴諸其他間接的方法進行偵測。

當初發現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b的研究人員依靠的是多普勒效應法。

即,如果恒星的周圍存在行星,恒星在引力作用下會出現微小的膨脹,這種變化體現為恒星發出的光的變化,從而能被捕捉到。

就像警車駛近的時候,警笛的聲音會越來越高,而警車遠去的時候,警笛的聲音會越來越低一樣,如果一顆恒星正向我們靠近,它發出的光的波長會移向光譜的藍端,反之,如果恒星遠離我們,它發出的光的頻率變低,即移向光譜的紅端。

當時的科研人員觀測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時,發現其光譜有規律地出現紅移和藍移,他們將這種變化解釋為恒星受小型行星引力的影響,以3天為周期發生膨脹。

雖然在天文史上,利用恒星微小的膨脹而推定為存在的行星有幾百顆,但是這些行星的個頭都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b(1.13倍地球體積)要大的多。

所以,一些學者對此次發現持懷疑態度,並最終因為觀測數據不夠充分而否定了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b的存在。

在本次科研任務中,地外文明項目組采用的方法有淩日法、重力微透鏡、拱星盤、軌道相位反射光的變化觀測法等。

“這一組疑似信號的數據,我們已經再次利用淩日法進行了檢驗。”項目組成員補充道。

“嗯。”杜魯尼克不置可否地應著,然後繼續埋首在海量的觀測數據裏。

所謂淩日法,是一種光度計確定行星的半徑的方法。

如果一顆行星從母恒星盤面的前方橫越時,將可以觀察到恒星的視覺亮度會略為下降一些,而這顆恒星變暗的數量取決於行星相對於恒星的大小。例如,飛馬座方向的HD209458行星,使母恒星的亮度暗了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