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劉宇昆

時至今日,我發表的短篇小說已經超過130篇,從中挑選作品形成一部選集,從來都是一種有趣的經歷:作品之間相互關聯,把我在不同階段著迷和關心的問題定格其中,像連續地層中的化石,橫跨久遠世代相互交流。

寫作《生活的負擔》時,我正擔任商務律師,為一個特別復雜的稅務案件提供咨詢服務;而《愛的算法》是我擔任大學助教後,打算編寫自動回復學生郵件問題的程序時構思出來的;矽谷對於“大數據”和“量化自我”有種高高在上的信任,我跟朋友爭論了一番之後,便有了《完美匹配》;而《真正的藝術家》是專門應《麻省理工評論》邀請所創作的,當時我還沒學會在給定的字數內講一個故事……

從作者的角度來看,每一篇作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一種內在,賦予表象不同層次的含義。大多數作品背後的故事,不管是好還是壞,讀者是無法知曉的。

可是讀者們也都有自己的故事,我所不知的故事。講故事是一種合作的藝術,讀者必須根據自己對世界的理解,來閱讀書中字句、賦予人物生命、給予行為意義。

我們閱讀一個故事的時間、地點、動機和方式決定了我們的反應。同一個故事,你或許被迫從中學課本閱讀,或許在疲於應付了一天的辦公室政治之後,從地鐵的一本雜志上讀到,這兩者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按照特定的文學傳統為一批讀者所寫的故事,在另一批出發點不同的讀者眼中也是大相徑庭的。你閱讀的每一個故事前都擺著你自己的人生經歷,那些經歷為每一個場景上色,為每一段對話添彩。

當作品通過翻譯呈現出來,除了作者的故事、讀者的故事和內容本身,還疊加了另一個層次:演繹。翻譯是一種表演藝術,譯者的再想象和再創作從本質上來講,產生了新的內容——沒錯,一種從原文出發但準備駛向新疆域的文本,一種繼承我原文基因但混合了譯者經歷和翻譯時機的內容。

奇妙的是,一個故事在我意識容器的深處發芽,像傑克的豆莖一樣,透過翻譯的純凈天空蔓延生長,穿越你們忙碌生活和個人經歷的迷霧,與我們在現代生活中如魔法水晶一般奇妙的共同體驗發生共鳴,最終附著在你意識的巨人城堡之上。

我寫的故事跟你讀的故事一樣嗎?不,當然不是。它們的區別就像撒到地上的平凡豆子和聳入天空的藤蔓盡頭。可是在想象和共情的滋養下,藤蔓天梯連接了你我,我們共同講述一個故事。

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整個愛的算法。

這部選集包含了我最早被翻譯成中文的作品和最近幾年的三篇小說。我的老朋友和長期合作者耿輝,重新翻譯了全部作品並賦予它們新生,對此我非常感激。我們倆的故事在這些作品中結合在了一起。

我還要感謝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團以及編輯曹雪萍和穆爽,他們的努力工作和付出讓這本書的出版成為可能。感謝“視覺共振”的書籍設計,以及潘若霓同學創作的富有想象力的插畫。感謝郝景芳在百忙之中抽時間為我撰寫前言。

最後感謝所有的讀者、評論者和作者同仁,是你們啟迪、鼓勵我不斷播下魔豆的種子。

2017年3月2日 於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