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

我花了一個多小時才離開墓穴回到地面,一到外界,就有好多條留言在我的屏幕上閃起來。哈利迪一定是把墳墓設成了屏蔽區,沒人能接發視頻、密語或者郵件。這樣做大概是為了阻止人們在裏面求援吧。

我看了看信息,發現自從我的名字登頂積分板後,埃奇就一直在試著聯系我。他呼叫了幾十通,還發了數不清的信息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叫我趕緊給他回電話。我剛刪完這些信息,音頻請求信號便再度亮了起來。又是埃奇,我沒有接通,只是發了一條短信,保證會盡快語音他。

跑出樹林的過程中,我把積分板放在屏幕一角以便能第一時間得知阿爾忒密絲是否贏了遊戲。當我跳進最近的傳送間時,才淩晨兩點多。

我在熒光屏上輸入信息,目的地設置為米德爾頓二五六號傳送站。

哈利迪創造米德爾頓的時候,重建了整整二百五十六個一模一樣的城鎮,它們占據了整個星球表面。我不認為其中有哪個會特別不一樣,所以只是隨便選了最後的那個,然後便點擊確認支付了傳送費。

下個瞬間,我出現在八十年代的老式電話亭裏,旁邊還有個巴士站。開門走出的感覺就好像自己剛做了個時間旅行。幾個在周圍晃蕩的NPC都穿著那年代的衣服。頂著爆炸頭的女人正隨著隨聲聽裏的音樂上下點著腦袋,小孩穿著印有“僅限會員”字樣的夾克,正倚墻擺弄魔方。莫西幹頭的小混混則坐在廉價的塑料椅上,看著投幣電視重播的《激流》 。

確定哈利迪家的方向後,我拔劍走向那裏。整個米德爾頓都是PVP區域,必須謹慎行事。

比賽開始那會兒,兩百五十六個哈利迪故鄉都被獵手們翻了個底朝天。普遍的觀點是:哈利迪之所以設計這麽多米德爾頓,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同時搜索而不至於打起來。當然了,最後人們無功而返,沒有鑰匙,也沒有線索。從那以後,大眾對這顆星球的興趣就突然消失了,但總有幾個零星的獵手不言放棄。

如果走進哈利迪家的時候聽到已經有人在裏面了,我會立刻閃人,然後偷輛車飚上二十五裏(任何方向都行)去下一個米德爾頓,或者再下一個,總之要找個沒人的地兒。

巴士站外的天氣很好,橙紅色的太陽掛在低空。雖然從沒到過米德爾頓,不過我在研究的時候就了解到,哈利迪把這裏設計成了1986年晚秋的景象,亙古不變。

我打開城鎮地圖,然後沿著路線跑向哈利迪童年的家。它在北邊大概一裏外。細節決定成敗,周圍的景象讓我驚嘆了一路。哈利迪獨自設計了整個城鎮,他以那時的地圖冊、電話簿、照片和街拍錄像作為參考,盡可能完美地還原了他兒時的故鄉。

這裏讓我想起了《渾身是勁》 。和電影中的小鎮一樣,這裏並不繁華,富有鄉村氣息,房子不小,樓距不短,居民不多。五十年前,低收入家庭也能擁有自己的房子,這在今天看來幾乎是天方夜譚。NPC鎮民看起來都取材於約翰·庫格·梅倫坎普 的MV。我看到人們要麽在閑逛、遛狗,要麽坐在長凳上享受溫暖的日光。好奇之下,我向他們揮了幾次手,而每次他們也會對我揮手致意。

這裏的一切都與那個年代分毫不差:NPC駕駛的古董車在陰涼的街道上慢慢穿行:龐蒂亞克、道奇歐美妮、雪佛蘭科邁羅28,還有日產的K-car。連加油站的油錢都還標價九十三分一加侖。

走向哈利迪家所在的街道時,我聽到了喇叭聲,積分板刷新了。

阿爾忒密絲成功了。

她的名字出現在了我下面,分數是九千——比我略低一千,看來這比賽還給了先手一些優勢。

積分板總算不是單純的擺設了,從現在起,獵手們可以用它來觀察同行的進展,積分板在向全世界展示誰是領先者的同時,也讓他們成為了眾矢之的。

我打賭這一刻,阿爾忒密絲正在查看黃銅鑰匙尋找上面的線索。她肯定也會知道自己該去向何方。搞不好她都已經在路上了。

我來到了克裏弗蘭大道,哈利迪成長的地方。人行道對面就是小哈利迪的家。和照片上的一樣:一幢兩層小樓,墻壁上刷著黑紅色的防火塗料。路旁停放著兩輛七十年代末的福特車,其中一輛底下還鋪著煤渣磚。

站在哈利迪的老家前,我想象著他的成長軌跡。我在照片裏見過現在的米德爾頓。為了給商業街騰出空間,所有的老房子都在九十年代末被拆除了。但哈利迪永遠地保存了他的童年——在《綠洲》裏。

我穿過人行道,打開屋子的前門,走進客廳。我認得這個房間,它在《安諾拉的邀請》裏出現過。這木紋墻面、橙色地毯和艷俗的家具就像是從哪家舞廳淘回來的二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