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變化中的吳小清和搜救隊 (第2/3頁)

如果是以前的吳小清,他肯定不會存在任何想法,因為在過去那個吳小清的腦袋裏,錢這種東西只是一個數字,還是很煩人的數字。

這些數字之間的加加減減,來回穿梭,如同搜救隊編織出來的一張大網,籠罩了青藍咨詢,以及與之相關的每一個人。

以前的吳小清還曾經認真的看過一次公司的賬目表,搜救隊甚至向他解釋過其中的不少細節,包括一個人的定價標準,一樣東西的定價標準……

對以前的吳小清來說,這些數字代表著太多復雜的東西,他當然沒有辦法理解。但是現在,幾乎在聽到搜救隊說起丹麥,以及這家酒店的名字後,吳小清腦子裏就自動出現了與之相對應的信息。

吳小清只需要打開手機,在自己郵件裏找到公司最近幾個月的賬目單,就不難清楚搜救隊在這個人身上花去了多少錢——即使是對於現在的青藍咨詢,這依然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而這些錢都用來幹嘛了呢?

不知道。

是的,即使是搜救隊,也並不是完全知道。

因為饒鑫去歐洲是一個人去的,公司並沒有派一個財務跟過去監管賬目,而饒鑫那邊也幾乎從來沒有對公司,或者對搜救隊報過賬。

這要是換了其他的普通公司,搜救隊是一個普通公司高層的話,吳小清這個老板幾乎有絕對的理由懷疑,這是搜救隊吃裏扒外,以項目名義貪汙公司巨額款項了。

“大哥,這不像是你的辦事風格啊,”吳小清自己都沒意識到,他現在的說法方式也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智力上的躍升,給了他一種前所未有的自信,對著搜救隊說話時,也不像以前那麽唯唯諾諾了,“他不是個寫小說的麽?”

在吳小清的記憶中,他們青藍咨詢邀請過的人多了去了,從宇航員到科學家,從專業士兵到核彈工程師……

吳小清甚至懷疑,以青藍咨詢現在的實力,開出來的咨詢費就算是去請美國總統來開個會,怕也不是不可能。要是已經卸了任的,分分鐘可以請來好幾個。而像饒鑫這樣,單獨一個人就拿了一大筆錢,去歐洲最富有的國家轉了一圈,回來還繼續住五星級酒店的……一個也沒見過。

“怎麽,歧視寫小說的?”

“歧視算不上……但這待遇……對了,他到底去幹什麽項目的?”

“你現在這麽聰明,猜猜看。”

“大哥!”吳小清驚訝道,“你現在怎麽說話都開始……”

“你變了,我自然也會變,”搜集隊道,“試著猜猜看,也讓我看看你現在有多聰明。”

被這麽一說,吳小清反而有點不好意思了:“就算再聰明,我也就才看了半天的教科書。”

“人的見識和知識儲量本身關系並不大,關鍵是思考問題的方式。這你自己應該有感覺了——同樣的教科書,現在的你看起來,肯定跟過去的你完全不同。”

吳小清認真的回憶了一下記憶中饒鑫參與過的話題,以及他在回憶上說過的內容……就像剛剛醒過來的時候,看自己的草稿時一樣,他的大腦此刻仿佛成了一台專業級的攝像機,任何他需要回憶的內容,都清晰無比的在腦海中復現了出來,他甚至能記得當初那個場景裏,每一個人做出來的每一個細微的小動作……

這種感覺非常難以形容,在他以前的記憶中,對這段記憶的印象,不過是模糊化的一個場景——他在會場上昏昏欲睡,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看參與的人當中,幾個漂亮的女性,還有幾個頭銜最厲害的專家。

當需要自己發言的時候,自己就將全部的注意力就在字幕的內容上。一開始的時候,會場上每有一個人說完話,吳小清都會嘗試的去理解——但這種嘗試就跟他學習物理一樣,很快就乖乖的放棄了。

剩下的大部分時間,其實在吳小清看來,跟他當初在初中,耐著性子聽老師講課時的場景差不太多。——如果一定要找出點什麽區別的話,就是在這個場景中,他有一個搜救隊盯著,讓他不能安心做一些小動作而已。

就像一部電影,但影片卻被打上了重重的馬賽克,而且其中大部分的對話都是不知道哪個國家的鳥語。

但是現在,這部電影仿佛經過了處理。

馬賽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吳小清幾乎能夠在每一個需要看的細節處,看到影片適時的大特寫。電影下方不僅給出了中文字幕,在字幕邊上甚至還有簡易的演示動畫幫助理解。

那些專業詞匯,枯燥的數字,幾乎能在吳小清腦子裏自動組合出畫面來。

而在這場電影中,唯一沒有改變的,似乎就只有他們談的這位饒鑫。

他說的話在以前的語境中,是空話,現在回憶起來,依然是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