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3頁)

出發的時候,韓霽特地命人將他素日騎的馬一並帶走,有時候坐馬車累了,就出來騎騎馬,放放風。

不用竇勤驅車,竇勤便也跟著他們一起騎馬。

看著韓霽駕輕就熟的將林悠抱上高大馬背,自己翻身而上,馬背上已經換上雙人馬鞍,十分匹配。

竇勤在前方引路,從綿延兩條街長的竇家外墻走過,竇勤開始向他們介紹延陵的各種風物。

剛從竇家的外墻經過,就聽見後面有人喚他們。

林悠繞過韓霽的腋下向後觀望,就看見先前引他們進門的竇僑帶著另外兩個年輕男子一同騎馬追了過來。

韓霽勒住馬韁等竇僑等過來,問他:

“有事嗎?”

竇僑捏著韁繩,騎在馬上對韓霽拱手說:

“聽說世子和夫人出去遊玩,我們便趕了過來,勤哥是個書呆子,成日抱著書本,對延陵風物未必我兩個成天在外面轉悠的弟弟了解,不知在下等可有榮幸隨行。”

竇僑是個爽直性子,開口就是笑臉,一點不怕生,推薦其自己的弟弟也不含糊。

韓霽和林悠沒什麽意見,反正都是竇家子弟,竇勤卻是有點尷尬,說道:

“是了,我先前只顧著安排馬車,忘了知會諸位。若論對延陵地界的玩樂之處,我確實不如兩位弟弟,大家一同更好,可以熱鬧一點。”

與竇僑一同趕來的與一樣,都是竇家二房的郎君,分別叫竇巢和竇韞。

韓霽和林悠便在幾位竇家小一輩郎君的簇擁之下,去到延陵大街,人多一點,你一言我一言的介紹,確實熱鬧很多。

逛了一些地方以後,韓霽見林悠額頭上開始出汗,說道:

“找個地方坐坐,休息會兒吧。”

竇僑他們立刻引他們去了延陵城中最大的福運茶樓,原本是要包下樓上雅間的,但林悠覺得這延陵的街景很好,大堂又有戲台。

延陵茶館裏唱的是地方戲,咿咿呀呀,林悠聽不明白,也就聽個調調,看看周圍的熱鬧。

竇家幾個兄弟在跟韓霽聊一些科舉上的事情,韓霽有問必答,也給了明年要考春闈的竇僑和竇勤不少建議。

聊完這些後,韓霽對竇勤問:

“對了,今日來府怎的沒見姑父?”

竇勤說:“得知世子和世子妃要來,父親一直在家等候,期盼能與二位見上一面,只是不巧前天他相交多年的友人家出了些事,請他去做仲裁,這才不得不離家,臨走前還囑咐我定要向二位說明緣由。”

冠冕堂皇的理由說得一套一套,真有心等他們,竇博濤又怎會在他們快到的這兩日去做什麽友人家的仲裁呢。

林悠兀自喝茶聽戲,韓霽也點點頭不再說什麽。

而竇僑和竇巢竇韞他們也意味深長的互相對望一眼,從他們的表情很明顯就能看出他們對竇勤為竇博濤找的借口都不是很相信。

這四人雖然都姓竇,但顯然大房和二房不是一條心,竇勤雖說是大房長子,可畢竟是過繼來的,只因過繼到了大房,就壓著二房這些正牌郎君們一頭。

竇家如今的族長是竇博濤,將來很有可能落到竇勤身上,竇僑他們不服也也合情合理。

竇勤應該也知道這些人的心思,一頓茶喝得各懷心思。

林悠和韓霽只當沒有發覺,兀自喝茶聽戲,韓霽還順手給林悠剝瓜子吃。

忽然竇勤支吾了一聲:“咦?”

眾人看向他:“什麽?”

他立刻搖頭,將愣愣盯在街上某處的目光收了回來:“沒,沒什麽。”

他越是這樣,就越吸引人順著他先前看的方向望去。

竇勤先前盯的是茶樓斜對面的一家木工鋪子,木工鋪子前挺著一輛馬車,馬車裏走下一對中年男女,看著像是夫妻,他們牽著一兒一女走進木工鋪子,兒子大些,看著有十幾歲,女兒小些,才七八歲。

韓霽和林悠並看不出有什麽不對,不過竇僑他們卻也跟竇勤一般發出驚疑之聲:

“誒?那,那不是大伯父嗎?”

竇僑所稱呼的大伯父……那不就是韓霽的姑父竇博濤?

茶桌上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幾乎想把臉浸到茶杯裏去的竇勤。

竇僑皮笑肉不笑的問:

“勤哥,你剛才不還說大伯父去給他友人家做仲裁嗎?怎的轉頭就出現了?那木工鋪子掌櫃的是他友人嗎?”

竇勤只低頭不語。

倒是竇韞發出質疑:“先前大伯父是牽著那女人的手進木工鋪子的,還有他手裏抱著的女孩兒,我好像聽見她喊大伯父……爹……來著。”

竇勤還是不說話。

竇僑忍不住推了推他:“勤哥,你說話呀?大伯父牽著的那女人和抱著的孩子是誰啊?你知道不知道?”

竇勤悶聲回了句:“不知道,別問了。”

這語氣明顯就是知道,於是三人繼續追問,竇勤被他們逼得沒法子,只能大喝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