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抵達柴桑!舌戰群儒!(第2/2頁)

自古以來,柴桑就是舟車輻輳、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山擁千嶂,江環九派,士高氣清、富有佳境,乃是人傑地靈之處。

魯肅看諸葛亮、趙雲、杜預等對這柴桑,十分矚目,也不由得意一笑:“我柴桑美景薈萃、人傑地靈,最妙的是柴桑城山擁千嶂,江環九派,城中便是風景。長江環繞城池,城內最著名的景致,有甘棠湖,湖內有浸月島,島上有翠照軒、聽雨軒、奕亭、浸月亭、船廳、煙水亭、純陽殿、五賢闊、觀音閣。而吾主孫權的宮殿,正在浸月島之上。值得一提,煙水亭乃是我東吳大都督點將台之所在,每次出師,都要在此集結點將。”

杜預聽得入迷。

早知道三國美景如畫,想不到這個沒有任何汙染的世界,竟然美麗成這個樣子,簡直是人間仙境。

諸葛亮關心重點顯然是出使任務:“不知周瑜大都督,此時可在柴桑?”

魯肅遺憾道:“若是公瑾大都督在柴桑,豈容張昭一般文臣,如此大放厥詞,要投降曹賊?他此時在鄱陽湖訓練水軍,並不在柴桑。”

諸葛亮點頭,不再言語。

在魯肅的指引下,劉備軍使者走入了柴桑城內。這裏果然是長江邊的大城,城內水系環繞,千湖散布,家家戶戶,為水環繞,來往需乘船。

趙雲感慨道:“所謂北人騎馬,南人操船,果然不錯。”

魯肅自矜一笑道:“這也是我們東吳為何水師強大的原因。東吳男子,無一不精通水性,三五歲便敢進入江湖暢遊,十來歲便會操船出河。柴桑、吳郡等地,均是造船業發達之地,可制造出樓高五層、長達百丈的大樓船,在江河水戰中,以一當十,無可匹敵!如是由周瑜、程普等善於水戰的都督指揮,更是威力不凡,管教曹軍有來無回。”

眾人均贊嘆不已。

此時正是秋末冬初,景色蕭索,無邊落木,蕭蕭而下,甘棠湖中,景色美不勝收,浸月島上,寒意籠罩,秋水寒索,薄霧濃濃。

杜預等人走上了宮殿外的平台,此時東吳建立不久,尚未達到日後孫權大帝時期,那盛極一時的國力,因此宮殿也以簡約為主,占地雖廣,但並不如何精美,但即使如此,從氣勢上,也足以看出日後虎踞龍盤,雄踞一方的霸氣來。

進入宮殿,迎面便是四大盆火爐,熊熊燃燒著香炭,寒氣立即被熱氣驅逐,令人的精神為之一震。

杜預隨諸葛亮走進來,身體暖和,這才看清楚,原來一層的大殿之中,已經坐滿了東吳的重臣。

早有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

孔明逐一相見,各問姓名。施禮已畢,坐於客位。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遊說,便開始一一發難。

孔明何等樣人,一一分說,便將這些東吳的重臣,駁斥地啞口無言。

但若是如此,杜預這1000點武勛值,豈不是劃水就得到了?

空間怎麽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於是,杜預很快開始成為眾多被諸葛亮駁倒的東吳謀士,攻擊詰難的重點。

張昭冷笑一聲:“孔明先生果然是一張利嘴,鐵齒銅牙,油鹽不進。”

諸葛亮閉目笑道:“所謂巧言亂德,亮之所言,不求巧言,而是以理服人,駁倒張公的乃是理,而不是言辭。”

張昭冷哼一聲,轉向趙雲和杜預道:“想必此人正是長坂坡中,建立奇勛的趙雲杜預?劉備將此二人派來東吳,是想表示座下名將眾多,可抵擋曹軍?”

顧雍大笑道:“若是真猛將如雲,怎麽會在長坂坡被人打得屁滾尿流,連老婆孩子都陷於敵手,連自己都差點被擒?”

一眾謀士肆無忌憚,大笑起來。

趙雲的拳頭捏的緊緊的,隨時可能爆發出來。

他的性格確實內斂,輕易不會動怒,但所謂泥人還有三分土性。這些東吳謀士肆無忌憚地嘲諷他的主君,作為忠臣,趙雲怎麽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