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暗算世民,李靖高論!(第2/2頁)

杜預想起歷史上,宇文化及弑君後,帶著15萬隋軍,無處可去的窘境,深深嘆服:“但此時,天下群雄並起,到處都是義軍和軍閥,將地盤瓜分殆盡。而長安、洛陽、江都這種級數的巨城,又被隋煬帝把持,眾人窺測,虎視眈眈,想奪取談何容易?”

李靖笑道:“以杜伏威之流,尚且能占據歷陽、丹陽這等大郡。將軍之才,勝過他十倍,難道還愁奪不下一塊地盤?我有一計策,獻給將軍。”

杜預來了精神:“願聞其詳。”

李靖捋須笑道:“將軍好就好在,自從跟隨宇文化及,一起前往江都後,戰無不克,攻無不勝,先後大敗杜伏威、李子通、四大寇、彭梁會,聲名鵲起,就連年輕一輩最傑出的李世民,都慘敗在你手中。你驍勇善戰、用兵如神的名聲,想必已經傳到了那昏君的耳中。”

他低聲道:“而此時昏君屁股底下,遍地起火,正是用人之際,你此次獻上長生訣、羅刹女命牌和輝煌戰報,你說他會不會重用與你,領兵打仗?”

杜預頓時大喜:“李大哥所言,正是宇文所想。只要控制隋朝軍權,我就可以開始爭霸天下,打下來的地盤,嘿嘿。”

杜預深深點頭,此時他已經服了李靖的戰略頭腦:“那第三呢?”

李靖微笑道:“第三,就是宇文閥人才不足。雖然有宇文無敵和宇文成都這種驍將,但打天下光憑武力不成,將軍還要廣收人才,正如漢初蕭何、陳平,為你治理打下來的地盤,變成穩固後方和兵源地。”

杜預點頭,詢問:“若皇帝真的命我帶兵出征,咱們從哪裏動手比較好?”

李靖展開一張地圖,哈哈大笑:“河南十三路招討使、滎陽通守張須陀,乃是此時隋朝最大的名將,屢敗各路義軍,麾下掌握隋軍十萬,負責對付威脅兩京(長安、洛陽)的心腹大患瓦崗軍。本來,張須陀步步為營戰術很是對路,但隋煬帝一日三催,逼得這名將要冒險一擊,與缺糧的瓦崗軍決戰。我估計他敗亡在即!”

杜預靜靜聽著,因為這直接關系他爭霸天下的大業。

“張須陀若是敗亡,讓李密占了河南,洛陽危矣!洛口危矣!運河危矣!隋朝長安、洛陽、江都三都被切斷聯系,首尾不能相顧,猶如被切斷咽喉之人,氣數就徹底盡了。”李靖捋須大笑,飲下一杯酒,重重放在桌上洛陽的位置上,擲地有聲道:“而將軍的爭霸天下,就要首先從洛陽開始。”

“洛陽乃眾矢之的,從這裏開始,會不會太冒險?”杜預也一陣猶豫。

在他想來,先占住河北或江淮,建立穩固根據地,再爭霸天下才好。

李靖搖頭道:“爭霸天下,猶如弈棋落子。到底是先爭邊角,還是先落天元(中央),是一個氣魄氣概問題!若是尋常人,我李靖自會勸他,找邊角先站住腳跟,再作打算。進可爭取地盤,退可觀天下成敗大勢,找一個大粗腿抱住。但宇文將軍你……不行。”

李靖條分縷析道:“你爭霸天下,最大的敵人,必然是李世民和我那兄弟寇仲。”

杜預很是佩服。

自己能看到這一點,是因為清楚後世歷史,但李靖在這時候,已經斷言此事,說的斬釘截鐵,由不得杜預不佩服。

“李世民雖然此次大敗,卻並不傷及根本”李靖分析道:“李閥在太原,兵精糧足,一旦洛陽陷落,他李閥起兵南下,攻取長安,唾手可得。有了長安關中之利,函谷華山之險,李閥大可仿效秦國,坐觀關外眾強廝殺,自己安心向西發展,等到群雄殺得元氣大傷了,再驟然出兵,橫掃天下。”

“因此,留給將軍你的時間,並不充裕”李靖冷然道:“我敢斷言,最多三年。若是將軍無法形成天命所歸的大氣候,占據長安、居高臨下的李世民就會成為眾人心中的真命天子。一旦眾望所歸,李世民將不戰而勝,天下紛紛傳檄而定,將軍你就有大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