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富蘭克林(上)(第2/2頁)

10:12,部分實驗體開始破壞A級囚禁設備,另一部分開始沖擊出口。

10:15,檢測到基地內部多處裝甲板受損,以及多處結構性損壞,系統推定有96%的可能是實驗體(已屏蔽)的能力導致。

10:17,實體倉庫內部探頭全部被破壞,出口亦被突破,大量高危險級實驗體湧出。

10:20,普朗克上校及所有安保人員陣亡,該區域走廊內最後一個探頭被破壞。

10:22,基地損傷率激增,多處消防系統被觸發、或被破壞。

10:28,失去所有信號。

……

——伯吉斯長官的備忘錄(語音轉文字)——

到昨天為止,調查和掃尾工作都進行得差不多了。

FCPS也已將“藥劑師”提到了較高的通緝級別……是的,現在那小子有綽號了……不過那已不是重點。

這個藥劑師著實很聰明,可說是狠狠擺了我們一道,哦不……那時候我還沒來EF,所以他只是擺了別人一道,和我無關。

簡而言之,經過技術部門的檢查,事件的起因已經明了:原來,那小子在自己的研究資料裏藏了一手“防盜措施”。

那是一個簡單的小程序,並不是什麽計算機病毒,而且還被封裝在了一個非常常見的山寨辦公軟件裏,作為存儲和打開資料的媒介,所以防火墻根本不會對其有任何反應。

至於那個小程序的效果……就是類似“催眠”或者說“心理暗示”的把戲。

當有人觀看那份研究資料時,那個小程序會以一定的頻率,將一些帶有“暗示信息”的圖像投射到屏幕上;這些圖像都是半透明的,而且每次只出現幾毫秒,正常人用肉眼看時根本意識不到這些圖像有閃現過。

但是,看的時間一長,這一幀一幀的圖像慢慢累積起來,就會對人產生影響,往觀看者的腦海裏植入各種瘋狂的念頭。

而我們都知道,實驗室的那幫人,基本都在日以繼夜地研究藥劑師留下的資料,於是……他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表現也是各異。

說實話,如果他們每個都像伊薩哈博士那樣反倒沒事兒了,可惜,有那麽三位在精神失常的情況下調制出了一些“新東西”,從而引發了那次“事故”。

好消息是,那份合劑他們是在探頭的監視下調配出來的,新的團隊已經在還原並尋找實驗體進行實驗了……能得到這個配方,也算因禍得福吧。

眼下,雖然技術部門已經把藥劑師留在那份資料裏的“防盜措施”剔除了,但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卻是瘋的瘋、死的死,我必須得重新找個人、拉支隊伍,重建EF的科研部門。

而據我所知,這個時代、這個星球上最好的科學家,是個和藥劑師一樣“瘋狂”的家夥。

也就是我的老同學……維克托·富蘭克林博士。

一個身為“無能力者”,卻仍被囚禁在九獄的“凕泉考焚”那層的男人。

我想,以他的智商,肯定能猜到……當年害他入獄、並因此升官發財的人正是我;現在的問題是,他會不會為了我開給他的條件,再出來幫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