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誅心(第2/3頁)

幾年後,OPA正式成立,總部就設在龍虎山,至於人手嘛……願意跟著單翰松幹的道士也是不少的。

本來那些人多半就是看大門兒的、顛大勺的、開小賣部的……背地裏再擔著一個道士的身份,現在只是要求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加一個公務員編制,就能多領一份比他們本職工作還高的工資;而且,除了每月開兩次例會以外,基本也沒有額外的事務要他們做。

按照秋正一的設想,他希望OPA這個組織能夠慢慢做大,等待實力夠了,就利用組織背靠政府的優勢,將OPA變為“唯一正統”,然後把所有散落在世的道門傳人都吸納進來,不能吸納的呢……就扣上一頂“旁門左道”的帽子,將其打壓、消滅掉。

這無疑是個大工程,不過也不需要著急,穩紮穩打、循序漸進即是;反正他秋正一可以借屍還魂,哪怕五十年、一百年都能等下去。

待有朝一日,大計成矣,他秋正一就成了“道門正宗”的幕後掌控者;屆時,他便控制住了道門內所有的言論和知識……不會再有人知道他當初做過什麽,他可以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甚至可以把自己說成是神仙,讓別人來膜拜,並要求門徒們定期送上萬裏挑一的“供品”,以供他借屍還魂。

當然了,他這個宏大的計劃,隨著他本人的完蛋,早已破滅了。

而單翰松是不知道秋正一這個計劃的,他只當秋正一是道門的救世主,和那些整天只會講大道理的老家夥相比,秋正一提供給他的可是實打實的官方編制和真金白銀。

另外,秋正一也跟單翰松說了自己曾經是秋青平的事——因為是同道,秋正一明白“借屍還魂”的事情很難逃過對方的眼睛,所以他幹脆自己先承認了。

秋正一將自己殺死師父和同門的事情換了種說法……說成是自己想要帶他們投靠聯邦,結果對方不但不領情還先動了手,自己只能自衛,且在過程中被傷了肉身、不得不借屍還魂。

本來正一道那點兒事就只有李炳乙和孟夆寒知道,他們也沒特意到處去傳,再加上單翰松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帶著傾向性在聽,那聽完之後肯定是選擇偏聽偏信。

所以,站在單翰松的角度上,對孟夆寒本就是帶著敵視的。

後來,“九獄”被破、秋正一戰死,作為聯邦機構之一的OPA自然也收到了相關的通報;在逆十字那群“亂黨”的名單中,孟夆寒的名字又赫然在列……單翰松在看到這個名字的瞬間,就立刻認定秋正一的死和小孟有關了。

今日,於公於私,單翰松都不打算讓對方活著離開。

先前單翰松在孟夆寒面前演戲,無非就是想讓對方放松警惕,以此來爭取時間……這樣,他才能把周邊地區所有的OPA成員全部召集起來,在此形成圍攻之勢。

“看來……你已經把自己先給說服了啊……”孟夆寒見單翰松態度堅定,便知道想用祖宗規矩加禮義廉恥那套來綁架對方怕是行不通了,於是,他順勢開啟了嘲諷模式,想以擾亂對方心緒的方式繼續施壓,“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人一旦舍棄了操守、同流合汙了……就會像你這樣,把自己原本堅持的東西貶得一文不值,然後用各種理由將自己現有的行為合理化……”他說到這兒,攤開雙手、聳肩笑道,“呵……像我這樣的‘道士’,在此刻的你眼中,想必是特別得礙眼吧?”

孟夆寒這話當真是字字誅心,宛若一把把刀子剮著單翰松的心窩子。

就拿網絡寫手舉例(是的,我就拿這舉例了,如果得罪了人……那就得罪了吧),如果一個寫手從來不弄虛作假、不刷數據,那他就算撲街撲死,也可以死不承認是自己寫得糟糕(當然了絕大多數情況下其實就是寫得糟糕而已),並狠狠地去罵那些通過刷數據的行為搶占了各種網站推薦資源的人。

但如果一個寫手自己也刷了數據,而且刷的比較明顯,不認都不行的那種,他就沒有罵這種行為的底氣了(其實五十步笑百步的也不少啦),到時候他就會說“酒香也怕巷子深”、“這是當下的常態”、“這叫運營”、“所有人都是這麽做的”、“我也是無奈”、“作為大神要顧忌面子,榜單上被一個新人刷下去我沒辦法只能也跟著刷”等等。

人的妥協,是一個自我說服的過程,一旦立場發生變化,言行自會跟著改變。

有些人雖然妥協了,但是非觀還在,所以他們會覺得無奈,更多時候他們會保持沉默,而不是為自己辯解,因為他們也知道辯解並不會改變事情的性質、因為他們依然沒有完全說服自己……

但還有些人,的確是把自己給說服了,可潛在意識中他們仍是知道是非對錯的……這種矛盾,在受到刺激後爆發出來,會變成憤怒和仇恨……指向那些沒有做出妥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