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工程外附帶設施的評價及新議題(第4/6頁)

“啊,你們太過分啦。”

大家正笑得人仰馬翻,突然側臉打上了閃光燈的燈光。只見受邀記者洲本一邊對著掛在脖子上的照相機按下快門,一邊給肩上的攝像機調焦。

“啊,請大家保持別動!第六大陸的主角齊聚一堂,這會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哦。”

妙拉了拉走也的袖子竊竊私語:“我現在不想宣傳。”

“這樣啊,好吧,那就……”

“主角是我,是我,往哪兒拍呢?”

八重波站起來擋在洲本面前,扭過頭隔著肩膀朝二人使了個眼色。

“喂,快走!”

“是!”

於是一群人用暖暖的眼神目送著他們倆跑出了會場。

密閉環境維持棟的屋頂溫室規模已擴大到可以栽種樹木。二人跑到那兒後並坐在洋麻葉下,長舒了一口氣。

妙脫去高跟鞋。走也心疼地問道:“腳疼嗎?”

“一點也不疼,因為體重沒有產生重力,只是現在想光腳。”

“沒穿正裝實在是太明智了。要是穿正裝的話,搞不好就被八重波抓去當替身了。”

“要是真被抓過去了,我也會陪著你的。”

二人相視一笑。之後,一起眺望著玻璃墻外的伊甸環形山。

靠太陽一側的墻面和天花板用的是防輻射的鉛化玻璃,其他玻璃則透明度要高許多。雪白聳立的外輪山對面,一個讓人誤以為是錯覺的巨大構造物呈現在眼前。

那是一條越過環形山的西墻向遠處延伸的金色寬大坡道。坡道的另一頭遠在九十千米之外,根本瞧不見,但遠望過去,有如芥子種子大小的物體正在橋上不停滑動。

那就是星路。

第六大陸開業半年前,現在倒推回去也就是一年前,ENG集合構造體被發現。經過徹底調查,人們終於揭開了其功能的神秘面紗。原來吸收陽光後反應活躍的ENG正試圖建造一架由支承基礎、橋墩、橋梁組成的橋狀物體。對橋的表面進行一番調查之後,人們發現幾萬個大小只有幾厘米的線圈狀小構造沿著長軸方向規則地排列在一起。

人類的宇宙建築專家們得知之後紛紛愕然——這分明是一種驅動放置於表面的帶磁物質朝長軸方向加速的結構。而且,橋狀物體面向的是西側也就是月球的公轉方向。

質量投射器。

有了它之後,即便沒有推進劑也可以將月表的物體運送到太空中。事到如今已經再明顯不過,ENG就是為了在月球上建造質量投射器而播散的種子。

查明它的功能之後,人類開始試圖建完甚至操縱它運轉。但是,這種想法遭到了強烈的反對。連它的施工者和生長原理都還沒弄清楚就貿然動手,無異於讓猴子發射核導彈。

和發現ENG電波時不同,全世界的人們都被卷入了這場激辯當中。這也難怪,畢竟稍有差池,質量投射器就可能化身恐怖武器,炮轟地球。

但經過多次慎重的議論,反對意見一點一點地消失了。

ENG靠吸收光和熱能生長,僅在六分之一的重力下活動。後面通過實驗發現,其運轉條件並不限於六分之一重力,百分之一重力左右的低重力環境也符合要求,但零重力不行,三分之一重力以上的環境也不行。

據此可推斷,為了保證順利運轉,ENG只會生長在與大型的小行星有同等體積的天體上。

於是,有人推測,施工者既然能造出ENG這種物體,自然也能造出在地球上運轉的類似物體。另外,以ENG的能量轉換能力,完全可以吸收地球上的陽光不斷生長,隨心所欲地改變地球環境。

但地球上卻不存在ENG。施工者只在月球播下了ENG。

如果他們懷有惡意或者有利用地球的想法,早就得逞了,但他們就是沒有對地球下手。

其實,他們不是不利用,而是沒有那個必要。

他們的想法也成為一個疑問。ENG沒有選擇月球的日照地帶,而是選擇了讓其在能量極其短缺的永久陰影區環形山內生長發育。也就是說,水不可或缺。

明明需要水,卻沒有選擇水資源豐富的地球,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他們刻意避開了可能存在生命的環境。南部天空傳來的電波也佐證了這一點——他們故意選擇了無法進入大氣圈內的周波數。地球上是否存在氧氣,光譜探測一測便知,只不過他們不想讓地球生物收聽到而已。

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對地球的保護。施工者為了不打擾地球生物,禮貌地選擇了在月球播撒種子。

品格高尚的施工者彬彬有禮地隱忍在月球,而人類卻肆意使用他們的設施,如此無禮的行為恐怕會遭到報復——這種意見已經成為少數派。根據泛宇宙常識,生物的本性就是能吃則吃。只有智慧生命體才能做到能吃卻不吃。人們選擇相信施工者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