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雙蛇行動

01.

碳族事務部以“查無實據,並有重大立功表現”為名,釋放了盧文釗,甚至還給了他10萬元的經濟補償。忙活了半天,原來我就是為了這個……盧文釗看著植入系統報告銀行賬號裏新增的10萬元收入,自嘲不已。現在的問題是,接下來做什麽?經過一番波折,盧文釗與第一視角總監克勞迪婭聯系上了,後者告訴他,他已經被集團除名了,即使現在證實俄斐航空港爆炸案與他無關,但作為太陽系裏數一數二的傳媒集團,也絕對不會錄用像他這樣档案上有汙點的記者。他得自謀生路。這個時候,再看銀行賬號裏新增的10萬元收入,慶幸之感油然而生。

思量一番後,盧文釗回到了龍泉1901寺。眼下,能夠免費供他吃住的地方也就只有這裏了。當然,也不可能是永遠的。回寺裏的第二天,他就跑出去找工作。奧林匹斯城很大,工作機會卻不算太多,盧文釗能從事的工作更是少之又少。最後,費盡千辛萬苦,他才在當地一家名為《地球之聲》的媒體找到一份文字工作。薪資雖然微薄,但總算有了收入。隨即,盧文釗開始潛心研究來自地球的消息。

火星還沒有建造地球那樣的全球性的量子寰球網,因為它的24座城市多數都在赤道附近,因此,它建成的網絡應該叫量子赤道網。來自地球的消息需要通過三次星際中轉站的轉發才能到達火星。平時,火星人並不關注來自地球的消息(也許是太遙遠的緣故,關注了也沒有用),現在是戰爭時期,關注地球消息的火星人自然而然地多了起來。

火星沒有在地球派駐專門的新聞機構,只有一個機構——就是盧文釗新近加入的《地球之聲》——負責從海量的地球信息中,篩選出火星人可能感興趣的一部分,數量極少。盧文釗發現:《地球之聲》的存在,不但使來自地球的消息有所滯後,而且給了某些人刪改消息的機會。比如下面這條:

有人這樣形容:“21世紀還喜歡詩歌的人,要麽是瘋子,要麽是傻子。”這句話暗含的一個意思是,21世紀已經不需要詩歌了。另一個意思是,以前有過需要詩歌的世紀,對於詩人而言,那是更為美好的年月。印林不知道自己是瘋子還是傻子,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反正自從十歲那年接觸詩歌以後,他就癡迷上了詩歌。“我大概就是為了詩歌而生的吧。”他多次對記者這樣說。

印林的詩集《雲會在老地方等你》獲得了金鑰匙國際詩歌獎,一時之間,受到世界的矚目。但他一直在回避記者的采訪。

21世紀需不需要詩歌?印林沒有想過。至少,全世界60億人齊刷刷地寫詩和讀詩的場面他想象不出來。“詩歌本質上就是很小眾的東西,也是孤獨的藝術。一旦流行起來,它就會變得癲狂,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印林說,他需要的就是在無人幹擾的角落,讀讀詩,寫寫詩,有人交流就交流,沒人交流也無所謂,自得其樂。

盧文釗將這條新聞從信息之海中挑選出來,送入《地球之聲》評審室,幾秒鐘後,他得到了評審結果:無用的消息,刪除。盧文釗想:如果印林是個安德羅丁,身份敗露後被群眾一哄而上,直接打死,那這個新聞肯定會上火星新聞的頭版頭條。

又比如下面這條消息: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宗教集會在梵蒂岡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宗教領袖和學者們,濟濟一堂,共同研討在新時期如何發展宗教信仰的問題。“隨著無神論的大肆擴張,全世界的宗教都面臨著相同的難題。信徒不斷減少,上帝的力量被削弱了。”此次大會的召集人,天主教教宗梅內爾十一世對記者說,“在某些地方,已經不是如何發展,而是如何生存下去了。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峻。”根據2076年官方統計機構的調查,無神論者在全球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為51%,首次超過有神論、泛靈論、不可知論和無信仰的總和。

據不完全統計,幾乎所有知名宗教都參加了此次世界性宗教集會,也包括一些奇奇怪怪的新興宗教或者流派,其中不少宗教此前一直處於敵對狀態。有意思的是,道教拒絕了此次集會。鑒於參與集會的宗教組織如此龐雜,有宗教比較學的學者並不看好此次集會,認為這樣的集會不會有什麽值得關注的結果。但也有宗教傳播與發展學的學者認為,不同宗教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放下成見與宿怨,匯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完全可能成為歷史的轉折點。因為,“在歷史上,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文明那裏,宗教不約而同地發展起來,說明宗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現在,我還沒有看到宗教從人類歷史中徹底消失的跡象。”著名宗教傳播與發展學博士費因斯說,“千百年來,人們一直依靠宗教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更不要說從宗教派生出的種種文化與習俗。即使你不信仰某種具體的宗教,你也生活在深受宗教影響的生活方式中。你無法把諸如禮拜天、聖誕節等從你的生活中剔除出去。”